带边框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剪力墙住宅结构设计方法

来源 :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quan33071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砖混结构造价较低的优势,减少承重横墙的数量,满足大开间住宅的要求,成为目前砖混结构研究方向新的探索.本文提出的带边框粉煤灰砼小型空心砌块剪力墙组合结构住宅体系是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是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间受力较小的部分用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砌体代替而形成抗侧力构件,约束梁柱与砌体共同工作,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本文给出了工程应用的设计方法。
其他文献
由于钢管塔的刚度和阻尼较小,在脉动风压下会产生高频振动和大幅变形.传统方法靠加强结构来减小塔顶的位移很不经济,而且由于结构自重的增加会加大结构的动力反应.本文首先利用数学软件MATLAB按照M.Shinozuka方法模拟了顺风向脉动风荷载,根据模拟出的风荷载利用有限元程序SAP2000对钢管塔进行了时城内的动力反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TMD可有效减小塔顶的位移反应。
采用有限元法对某电厂钢结构主厂房工程进行了结构地震动力响应与耗能减震分析.该工程地处地震设防烈度8度、Ⅳ类场地土的不利条件中.本文首先建立结构的三维空间模型,采用地震响应反应谱法对该结构厂房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进行综合评定,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结构非线性动力时程仿真分析.结合铅阻尼耗能支撑设计,进行结构减震方案设计与耗能支撑方案设计,对该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综合评定.通过分析表明,对该工程进行耗能支撑
对已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进行了探索,对构件的恢复力模型进行了修改,较好地表现了已加固构件的特点.说明了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软件SSTHA的编制原理.工程应用表明,SSTHA可以有效分析已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响应,对加固效果进行判断,为加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工具.
根据型钢混凝土梁屈服时内力平衡方程的特点,提出可用迭代法求型钢混凝土梁的屈服弯矩、曲率和屈服时的抗弯刚度,并给出了迭代过程和计算公式.通过与已有型钢混凝土梁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为型钢混凝土框架弹塑性分析、滞回分析中确定屈服弯矩和曲率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采用有限元理论对一拱形网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自振特性,并采用反应谱法分析了结构在竖向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最后,采用时程法对其进行分析,并与反应谱理论得出该结构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
对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地震废墟训练场A段(板柱结构)进行了原型结构设计和爆炸成型设计;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该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对其爆炸成型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模拟仿真研究预演了结构爆炸倒塌全过程,得到结构的倒塌型态;通过爆炸倒塌模拟研究,对原型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对原型结构设计和爆炸成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对施工问题引起的深基坑工程事故进行技术分析,并详细介绍了基坑工程事故采用的主要处理措施.分析了事故的原因,为类似工程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通过现场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和桩土应力比的测试,探讨了水泥土复合地基桩距拉大以后的承载性状和桩土应力比.试验结果表明将桩距拉大以后,桩间土附加应力不会相互叠加,使复合地基有效扩散应力,减少沉降,桩距较大的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分布合理,使桩和土体各部分的承载潜能均可以得到较好的发挥,从而使复合地基可以较好满足承载和沉降的要求。
红外热像检测技术(IRT)是指利用材料表面温度和辐射率的差异形成可见的热图像,从而检测材料表面结构状态和缺陷,并以此判断材料性质和内部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本文根据红外热像检测原理,对27个遭受高温作用并冷却后的混凝土试块进行红外线灯照射,利用红外热像仪检测了12个无粉刷层和15个带粉刷层的高温损伤试块的热像数据.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并进行了高温损伤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建立了混凝土试块红外
我国已修建的大量防护工程抗力等级较低,为使这些工程继续发挥作用,必须进行加固补强.在外贴FRP条带加固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在集团装药隔土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LS-DYNA3D有限元软件,对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外贴FRP条带加固RC双向板的动力响应过程和破坏特征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考察了结构的位移、加速度、有效应力以及塑性应变的响应时程和塑性应变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外贴FRP条带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