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应力钢板及可降解垫圈减少皮质骨骨质疏松的病理组织学与生物力学观察

来源 :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创伤骨科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设计改进的减应力钢板与可降解吸收垫圈内固定与普通钢板加压内固定在实验动物上减少皮质骨骨质疏松的病理学及生物力学观察.材料方法.利用L—聚乳酸高分子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垫圈,并配套设计一种减应力桥型钢板,进行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在30只家兔双胚骨上,分别按放桥型钢板与可吸收和普通加压钢板;术后5、10和15周时处死动物,进行胜脏骨连接点处与钢板两螺钉间的股骨骨干的大体计量与骨组织不脱钙切片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组织学观察发现,减应力桥型钢板与可降解垫圈的使用能明显减少因坚强内固定而引起的皮质骨骨质疏松的病理表现,生物力学分析也证实,改进后的钢板可降低钢板的刚性,有利于减少应力遮挡效应.结论:改进后的桥型钢板与可降解垫圈的应用,能在实验动物体内减少因应力遮挡而产生的皮质骨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其他文献
随访我院1996年3月~2001年5月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256例,胫骨干骨折215例,对治疗中的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预防和治疗建议,随访结果股骨干主钉扣断2例,股骨颈骨折3例,退钉5例,骨折延迟愈合6例,感染5例,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股骨胫骨骨折虽比 其它内固定有较明显优势.但产生断钉、股骨颈骨折骨感染,骨延迟愈合的并发症并不少见,故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导征,彻底做到严格无菌操作,适
目的 寻找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与骨不连的新的内固定方法.方法根据桡骨远端的解剖学特点、骨折发生机制及骨折端的应力情况,利用镍钛生物记忆材料的特殊力学行为,而设计的一种专门处理此类骨折、骨不连的形状记忆合金接骨器.生物力学测试方面采用光弹、电测及三维有限元分析.临床上采用该接骨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5例,桡骨远端骨折骨不连20例.术后随访6月~2年(平均1.3年人 结果 生物力学测试表明本接骨器具有良好
目的 探求治疗髋臼骨折新的技术与方法.方法依髋臼的解剖特点与镍钛合金特性,研制髋臼M维记忆内固定系统:由前柱臼A;后柱臼B;弓齿C;粗隆D四组系列组成.临床应用髋臼骨折41例.结果本系统不但能将复杂粉碎的髋臼稳定地聚合于解剖位,而且术中操作简便.41例髋臼骨折,随访6-28个月:38例术后1.6月骨性愈合;2.5月,伤侧髋关节功能达到健侧水平.异位骨化,关节夫用1例;骨化性肌炎,功能障碍2例;感染
目的:回顾性研究12所医院用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经验与效果.方法:1986年7月至1995年12月,12所医院用镍钛聚髌器治疗骸骨骨折共4023例.随访2~27个月,平均5石月.采用内侧弧形切口,术中利用镍钛聚髌器的特性,强调他法难以固定的粉碎骨折的解剖复位,术后7天开始膝关节功能锻炼.根据随访资料评价手术效果.复位情况及患肢功能评价手术效果.结果:4023例解剖复位率98.36﹪.术后2
本文介绍了采用ATA-ⅡD型自动牵引床,以机械牵引复位法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其治疗结果表明机械牵引复位疗法疗效显著.
本文对采用不同胶原酶给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影像改变及疗效进行了分析,表明盘内外法胶原酶溶核术后突出物与疗效存在一定相关性,而盘内法、盘外法未体现出相关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纤维环病变,使髓核膨出或突出,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缩神经根或马尾出现的腰腿痛综合症.本文介绍了采用SWQ微机、程控、三维多功能牵引床治疗该病的非手术疗法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胶原膜引导性骨再生修复骨缺损,通过膜材料的物理屏障作用,阻止软组织细胞进入骨生长区,只允许具有骨生长潜力的组织细胞进入,达到早期骨再生与修复之目的.本项研究采用生物力学实验方法,检测力学性能参数以反映骨质量评价胶原膜引导性骨再生修复骨缺损的作用.方法 选用大耳白兔16只,随机分为5组,将12只桡骨中上1/3处造成的双侧挠骨缺损10mm,一侧植入同种异体骨加胶原膜环行包裹为骨实验组,对侧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IL-1)在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40只Wister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在坐骨神经形成1cm缺损,以自体颈静脉桥接,分四组分别注入实验制剂,①雪旺氏细胞(SC)培养液;②IL-1;③IL-1加IL-1拮抗剂;④培养液1ml作为对照组.采用电生理和组织观察方法进行对比检测.结果:在术后2个月时,注入IL1的实验组轴突再生明显好于加入桔抗剂组和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
交通事故伤在现代社会逐年上升,交通创伤成为我国死亡人数的主要死因,降低交通创伤的危害是功在当代的迫切课题,这涉及到交通管理、交通工具安全性能、事故预防、抢救、伤员康复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是一个交叉学科研究和服务的领域.目前我国这一方面人才和机构奇缺,因此在高等学校建立相应的专业显得非常迫切,可以预测通过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结合相关研究机构是未来交通创伤安全工程领域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