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一例

来源 :武警部队放射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放射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40岁.主诉反复出现双膝关节、双踝关节肿痛二十余年,18岁开始发病,当时未诊治,近两年逐渐加重,夜间疼痛加剧,既往无慢性疾病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者.体检:面部皮肤多油、痤疮,前额皮肤皱纹深而粗大,手足潮湿多汗,杵状指(趾),双膝关节、双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并压痛,左膝浮髌征阳性. PHOA影像学检查以X线为主,是临床诊断PHOA的主要辅助手段,主要表现为程度不等的管状骨对称性骨膜增生、成骨活跃,长骨尤为明显,而短骨少见。PHOA的X线表现分为三期:早期X线表现不明显,易被忽视;进展期长骨端可见骨膜增生,后期关节周边软组织肿胀,对称性骨膜新骨形成;晚期可出现骨间膜、韧带广泛骨化,导致关节边缘增生及脊柱强直。本例示股骨、胫膝骨皮质不同程度增厚,跟骨后缘可见骨膜新骨形成,属于进展期晚期。 PHOA诊断主要依据临床及X线表现,Matucci-Cerinic等建议下述诊断标准:(1)3条主要标准:杵状指(趾)、皮肤增厚和骨膜增生;(2)9条次要标准:皮脂溢出、毛囊炎、多汗、关节炎/关节痛、指/趾端骨质溶解、胃溃疡和(或)胃炎、自主神经综合征如脸红或苍白、肥厚性胃病以及头皮回状改变。符合3条主要标准和数条次要标准的患者可诊断为完全型;符合2条主要标准和数条次要标准的患者可诊断为不完全型;符合1条主要标准和数条次要标准的患者为轻型。按照该诊断标准,本例患者属于完全型。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整理鄂西土家族常用的隶属于豆科和虎耳草科的植物药种类和民族医疗应用经验.方法:通过走访民族医生、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鉴定及资料整理分析,获得研究结果.结果:鄂西土家族常用豆科植物药13种,虎耳草科常用植物药5种,其中有14种植物药的某些药用经验在国内药学专著未见记载.结论:调研结果为上述植物药的深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了珍贵的实地应用资料.这些植物药及其药用经验为鄂西土家族地区的独特应用,为
痛风是临床常见疾病,但痛风在中医的论述较杂乱.根据现代痛风的病因、症状及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经验,痛风发病在于过食辛辣肥甘厚腻,伤及脾胃,脾胃运化失司,湿热内生,流注下焦,阻塞关节经络,不通则痛.其本在脾胃湿热,其标在经络不通.因痛风间歇期及急性发作期症状截然不同,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故治疗上不能一概而论,当分期论治,间歇期以化湿、健脾、清热为法,而急性期当以通络之痛为主,辅以清热利湿.
分析血色病是一组罕见的铁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中20%-50%的原发性血色病患者因大量铁沉积,使脏器受累出现糖尿病等表现,常为胰岛素依赖型。原发性血色病患者由于色素沉着而使皮肤呈现青铜色,且易伴发糖尿病,被称为“青铜色糖尿病”,与本例患者表现极为一致。该患者发生糖尿病,可能与铁沉积影响胰腺中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或影响肝脏、肌肉组织对于胰岛素的摄取有关;相反,胰岛素刺激葡萄糖转运的同
目的:通过检测重症肌无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IgA、IgG、IgE)的水平,探讨其与重症肌无力预后的关系.方法:以3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M、IgA、IgG、IgE的水平.得出数据后,再结合患者住院时间长短和危象发生有无,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住院时间组及各危象组组间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IgG、IgE)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多重线性回归检验提示Ig
目的:基于治疗前后HSP-70、IL-1β以及中医证侯变化,主客观指标合参,客观评价三仁汤干预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140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CEG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三仁汤干预4周,对照组予安慰剂干预4周.详细记录治疗前、治疗后中医证侯变化;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胃黏膜HSP-70、IL-1β变化.结果:三仁汤治疗脾胃湿
会议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虚实证候与其内镜下分型、粘膜组织学分期的相关性,从而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分级的方法来描述1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电子结肠镜的内镜特征,粘膜组织学分期,并同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分型Ⅰ中,以大肠湿热证和脾胃气虚证为多见,明显高于脾虚夹湿热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镜分型Ⅱ型中,三证型出现
会议
患者女,26岁.健康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囊性占位1周,于2014年3月24日入院.体检B超示:于右肾上方、右侧肾上腺区探及一无回声包块,大小约8.0cm×6.8cm×7.2cm,包膜完整,呈圆形,内透声好,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无回声包块与肝右叶关系密切;进一步CT检查示腹膜后右侧肾上腺区囊性占位,与肾上腺关系密切,大小约7.7cm×7.4cm×6.6cm,边界清晰,并壁可见多发条状高密度灶,囊内密度均
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30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阴囊有一肿物,约蚕豆大小,无任何症状及不适,患者当时未在意,未进一步治疗和检查.30余年来,肿物逐渐增大,现约核桃大小,为了明确肿块性质,入院求诊.体格检查:头颈胸腹四肢(-),专科检查:阴茎大小正常,尿道口无红肿及异常分泌物.左侧阴囊轻微下垂、皮肤无红肿及破损,于附睾尾部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2.5x2.0cm,质中、表面光滑、活动度良好、压痛(-)
目的:探讨多发黏液纤维肉瘤(MFS)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多发黏液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表现资料并作文献复习.结果:MFS以成年男性居多,好发于四肢和腹膜后.CT和MRI上表现为呈分叶或结节状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其内可见囊变、坏死及分隔.增强扫描见结节样强化区和无强化区.病理特征为肿瘤内见以黏液样基质占优势的细胞疏松区和肿瘤细胞占优势的细胞密集区.MFS预后差,复发和转
磁共振成像(以下简称MRI),是急、慢性膝关节损伤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诊断手段;其优势在于,除显示骨折外,还可以发现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肌肉肌腱损伤,以及轻微骨挫伤、软骨损伤、关节游离体等;MRI可以较准确地评估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关节绞锁/异响等异常症状、体征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膝关节损伤MRI,应合理运用多方位(如矢状位、冠状位、轴位)、多脉冲序列(如自旋回波SE、快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