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夹脊穴针刺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来源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表现以颈肩臂疼痛、麻木、颈后有压痛并有放射痛、颈部僵硬或向健侧倾斜、后伸或向患侧旋转时疼痛加剧,压顶试验、牵拉试验、臂丛牵拉试验、棘突指压头后仰试验均可为阳性,患者肩胛内缘、肩胛区或肩部可有反射性疼痛。本文介绍了作者采用针刺颈夹脊穴,配合颈椎牵引等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的治疗过程和取得的临床效果。
其他文献
国外学者Murry在1986年首次发现缺血预处理(IPC)现象,即预先反复短暂缺血后,可增强心脏对后续较长时间缺血的耐受性,它是一种内源性机体保护机制,国内也称之为预适应、预处理或预调。这为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随着对其认识的深入,使用药物学方法替代缺血缺氧诱导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即药物预适应,成为研究缺血预适应的重要方法。本实验拟在心肌细胞(CM)的HPC中以PKC抑制剂chele
Schrier于1987年提出“肾小管高代谢”学说,认为残余肾单位肾小管高代谢状态是CRF(慢性肾衰)进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是促使健存肾单位细胞过度耗竭,导致残余肾进行性恶化、终至终末期肾衰。抑制肾小管高代谢状况可能对CRF进展起到延缓的作用。本试验拟观察温阳益阴、泻浊活血法中药(肾衰Q号方)对CRF模型肾小管高代谢的抑制作用。
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在心脏再灌注损伤中起关键作用,ICAM-1表达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再灌注损伤的程度及预后。1986年Murry等发现了缺血预适应(IPC)现象,即预先反复短暂缺血后,可增强心脏对后续较长时间缺血的耐受性。在细胞水平上也存在这种作用,称为缺氧预适应(HPC)。它是机体的内源性保护。由于临床上IPC操作的局限性,故通过药物激发或模拟机体对心脏的内源性保护作用成为人们研究IPC
目前的研究表明微小残留白血病是白血病复发之源。化疗剂量不断增加,仍不能将白血病细胞全部杀灭,同时也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重创。中医药通过扶正祛邪的治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在临床应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微小残留白血病的基础上,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高血压(EH)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脏是高血压病直接受累的靶器官,主要损害是心肌肥大和心肌间质纤维化及肾功能损害等。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预防和逆转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害是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目标。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又称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其发病机理及发展变化接近于人类,血压水平较高且较稳定,是一种遗传性高血压模型。本实验采用这一模型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SHR尾动脉收缩压的影响,明确
东洋医学的根本思想在于治未病,非对称治疗是针对妨碍生命力的经络的异常的治疗,左右对称的治疗是为了加强和平衡生命力。所以有效地运用这两种治疗,在治疗中才能更好的发挥东洋医学治未病的长处。本文就用笔者的经络论对称治疗和非对称治疗进行探讨。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女性绝经后的常见病,以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为特征,易导致骨折,严重损害了老年妇女的健康。中药强骨丹具有补肾健脾,壮骨生髓,通络涤痰的功效,临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取得了明显疗效。为进一步探讨强骨丹的药物功效,本研究采用切除大鼠卵巢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观察强骨丹对其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强骨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
“子午流注方药”理论体系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用“子午流注方药”,辨证治疗十二经所主病证,疗效显著。它能从根本上解除各类病症。古人以为“义旨渊深,非俗所究”的“主统之本”。研究子午流注方药确实具有极高价值。本文评价了子午流注方药的疗效,并就子午流注方药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
留针是指将针刺入所选定的腧穴,行针得气且留置一段时间,它是针灸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临床实习期间,笔者对此体会颇深,现对留针的方式、留针的作用等进行分述。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指由糖尿病胃肠道病变引起的胃运动异常。临床上可出现食物不能及时由胃中排空而滞留在胃内表现为饱胀感以及恶心、呕吐、腹胀等。本文应用针刺治疗本病34例,并与西药泰胃美进行了疗效比较,对结果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