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HCN通道

来源 :第14届中国心律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h8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的学者认为利用基因和细胞构建生物学起搏可能会成为心脏起搏器最为理想的替代方法。本文介绍了HCN通道及特性,对HCN通道在心脏的分布进行了简述,并对分析HCN2敲除鼠、HCN4敲除鼠的相关内容进行说明,并就HCN与生物起搏进行了论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水肿变化及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水肿强度都升高,但治疗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低,治疗前后水肿增加的差值有显著性差异(P<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野生型GPⅡb/Ⅲa和突变型GPⅡb/ⅢaT1565C的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ovary,CHO)细胞系,探讨GPⅢaT1565C点突变在细胞信号转导磷酸化中的作用。方法:从人红白血病(human erythroleukemia,HEL)细胞中提取人基因总RNA,通过RT-PCR扩增出GPⅡb、GPⅢa和GPⅢaTl565C基因。将PCR产物与质粒pcDNA
目的:对不同年龄高黏滞综合征(HVS)的血液流变性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检测老年组与中年组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同时对其症状、伴随的疾病做出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结果:中青年组男性的全血黏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率高于老年组男性(P<0.01),中青年组女性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同样高于老年女性,老年组女性血浆粘度高于中青年女性,而老年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低于中
目的:观察以丘脑卒中为主的汉语失语症患者的言语障碍特点。方法:在发病后入院时,发病后3个月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对19例患者进行评价。和影像学资料分析。结果:19例丘脑损伤的汉语失语症患者与传统的丘脑性失语的语言障碍表现有部分共性,但由于个体差异,出现了各具特点的语言损伤特征。结论:从语言学、心理学、解剖学等方面分析失语症状学及影像学资料特点,有利于指导语言康复。
高危妊娠是指在妊娠期有某种并发症、合并症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或导致难产者,严重威胁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健康。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亿多妊娠妇女,其中有15%发生严重并发症,约30%并发症可危及生命,有60万妇女因妊娠有关的并发症而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可以预防或避免的。为总结北京市在抢救高危孕产妇方面的经验教训,本文对2007年10月1日-2008年9月30日上报至北京妇幼保健院的危重孕产妇
近年来调查显示约10%~40%的不孕症和反复流产是由黄体功能不全(LPD)所致。LPD至今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以往认为其病理基础是卵巢黄体分泌孕激素不足,其发病机制不仅因黄体期异常所致,还可因卵泡期异常引起。目前认为引起LPD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卵泡发育和黄体形成缺陷,卵巢及卵巢周围组织炎、卵泡未破裂黄素化、卵巢纤维化,催乳素水平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缺乏,克罗米芬的影响,植物神经
三阶梯技术是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用于筛查、诊治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常规技术,有效筛查能及早筛查出宫颈癌和CIN。本文总结1154例孕妇的宫颈细胞学(TCT)结果、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值,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妊娠期进行TCT、高危型HPV检测的临床价值。
痛经是子宫腺肌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和负担,原因不明,MMP-3是基质溶素,作用底物是层粘蛋白,纤维连接蛋白,非纤维胶原,它的作用底物是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测量子宫内膜MMP-3的表达探讨子宫腺肌病痛经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探寻治疗痛经的方法。
晚钠电流(INaL)的异常增强是钠通道活动异常引发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引起早发后除极(early afterdepolarzation EAD)。近年来通道病的研究进展很快,目前已经发现了4种类型的长QT综合征(LQTS)与INaL增强有关:LQT3、LQT9、LQT10和LQT12。虽然发生突变的基因不同,但INaL的增强为LQTS的共同特点。此外,疾病条件下的离子通道的重构中,如心力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fightventf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是以右心室(fight ventricle,RV)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被脂肪和纤维组织替代而继发室性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严重者可发生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及心力衰竭。本文从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组织学等方面对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