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医院感染初始经验治疗选择对耐药菌发生的影响

来源 :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化疗药理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e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液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经验治疗的效果及其对耐药菌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总结医院感染的治疗和实验室结果 .在医院感染发生时经验性选择第三、第四代β内酰胺类抗生素2 g每8小时1次+氨基糖苷300 mg/d联合用药,48 h感染未控制则加用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0.5每8小时1次或替考拉宁200 mg/d,后者首剂加倍),感染发生当时和加药前后均留取血/尿/痰/便等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后期根据临床及实验室证据加用抗真菌或其他药物.体温正常72 h视为感染控制.结果:①发生医院感染的367例患者中,初始经验性使用第三、第四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即获控制者103例(28.1%),中位用药时间7d,加用糖肽类抗生素后体温下降者40例(10.9%),中位用药时间13d,混合/重度感染需加用碳氢酶烯和(或)抗真菌药者137例(37.3%),其他患者加用了喹诺酮等抗生素,总有效率86.4%.②共检出细菌356株,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114袜,其中血培养和痰培养的主要致病菌均为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率均在80%左右.与同期国内报道相近.③8年间共检出耐药菌25株,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0株,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7株,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5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1株,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1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株,较同期报道耐药率明显减低.结论:血液病房医院感染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予初始性经验性联合抗感染治疗及结合实验室证据的后续治疗,可获较满意控制;该病区耐药菌检出率低可能与长期坚持联合一线治疗有关.
其他文献
Background Cettriaxone/sulbactam(4∶1)is a novel β-lactam/β-lactamase-inhibitor combination injection.A clinical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its efficacy and safety in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has been considered as "Hard to swallow" due to limited rational mechanism of action for most of its therapies.Persistent efforts and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dissec
目的 观察AW2体外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有增殖抑制作用和形态学改变,通过建立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观察AW2对小鼠Lewis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体内外AW2抗肿瘤的机制。方法 (1)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AW2对A549的生长抑制情况,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瑞士姬姆萨染色观察不同浓度的AW2对A549细胞形态的影响。(2)建立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
目的 唐草片是首个SFDA批准用于治疗艾滋病的纯中药制剂,有20种中药组成,成分多而复杂,其作用机制不明,本研究考查其是否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发挥作用.方法 BALB/C小鼠60只,每组10只,雌性,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唐草片低、中、高剂量组.唐草片低、中、高剂量依次为0.5、1.0、2.0 g/kg体重.唐草片灌胃2周(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服香菇多
会议
目的 建立对吉非替尼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PC9细胞株,观察吉非替尼对不同程度耐药的PC9细胞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信号分子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浓度吉非替尼冲击,逐步增加低浓度吉非替尼维持的方法 建立对吉非替尼耐药的PC9细胞抹,MTT法检测吉非替尼对耐药不同程度PC9细胞株的敏感性.吉非替尼1μmol/L处理敏感株PC9和不同程度耐药的PC9/GR细胞株1 h后,Western
目的 脓毒症是由感染因素介导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是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构成革兰阴性菌外膜的主要成分内毒素具有极强的诱导脓毒症发生的能力,其水平也与脓毒症病情密切相关.CLP模型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脓毒症动物模型,一直被认作是脓毒症研究动物模型的“金标准”.本研究旨在明确CLP大鼠模型中其体内LPS的变化规律,为使模型更贴近临床实际,在CLP模型中加入抗菌
目的:白念珠菌是临床上重要的病原性真菌,能够形成生物膜而导致对氟康唑耐药。本实验以微量稀释法测定氟康唑和多西环素的联合抗真菌作用,以寻找克服白念珠菌特别是生物膜相关感染的方法 。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氟康唑和多西环素联合对不同敏感性的白色念珠菌浮游菌的MICs和生物膜的SMICs,结果:以A值进行判断,将所得结果 用非参数法FICI和△E进行分析,比较两种判定方法 的一致性。结果 微量稀释法联合
目的:探讨脂质体包裹的靶向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药基因mecA的硫代寡聚脱氧核苷酸(PS-ODN010)能否有效逆转MRS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以mecA mRNA为靶点设计合成PS-ODN010;薄膜分散法制备新型的包裹PS-ODN/PEI纳米微粒脂质体;测定纳米微粒和脂质体的平均粒径;紫外法测A260nm值计算脂质体的包封率;平板克隆形成试验计数菌落数(CFU);微量法测
目的:系统评价硫唑嘌呤或巯嘌呤治疗炎性肠病对生育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NKI、维普、CBM.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 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队列研究,包括2 740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 显示:①妊娠前3个月停药组与非暴露组比较,自发流产发生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妊娠前3个月停药较未服用药物的患者更易发生自发流产;②妊娠早期
本文参考文献,建立LC-MS/MS(电喷雾电离源)测定人血浆中伊曲康唑浓度的方法,并对5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餐后口服200 mg伊曲康唑胶囊后采集的血浆样本进行了血药浓度测定,进行药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