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考察不同身体姿势下对旋转身体图片(手部、脚部)的脑激活模式,旨在探讨身体相关心理旋转任务中身体效应的神经机制。实验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要求被试在三种不同身体姿势下(双手自然平放在身体两侧;左手自然,右手抬起弯曲放在腹部;右手自然,左手弯曲放在腹部)对旋转(内旋或外旋)一定角度的身体图片进行方位判断。行为数据显示,对手部旋转图片的判断反应时(RT)显著快于脚部图片;当身体姿势与图片旋转角度相符时,RT显著快于不相符条件;自然身体姿势条件下,对内旋图片的判断显著快于外旋图片。fMRI数据组分析结果显示,对身体相关图片的判断任务显著激活了顶叶-额叶皮层(parietal-frontal),主要是顶下小叶(inferior parietal lobule,IPL)和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SMA)。对不同身体姿势下(自然VS弯曲)对手部旋转图片的两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与手臂自然状态相比,弯曲姿势下显著激活了顶下小叶,辅助运动区,额中回和额中回,这表明被试内部想象心理旋转的过程受具体身体姿势的影响,对旋转身体图片的判断是一个具身化想象模拟的过程。而对脚部图片数据的分析则没有发现这种效应,这表明身体姿势对相关身体图片的判断遵循效应器特定(effector-specific)的原则,手部姿势对脚部图片旋转的判断不产生影响。本研究揭示了身体相关心理旋转的具身本质,即心理旋转的过程是对旋转身体相关部分的内部模拟,身体姿势,生理构造等因素影响心理旋转这一认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