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特征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 :第四届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2014年中国狂犬病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ca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生化和耐药性特征,并建立一种快速鉴别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与直接测序法比较,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按照“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和《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利用K-B纸片法对菌株进行10种常见药物的药敏敏感测定。
其他文献
  Rv2628蛋白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DosR调控的潜伏感染相关抗原.本研究对Rv2628蛋白进行了原核表达和纯化,并以巨噬细胞系和小鼠为研究模型,对
糖化酶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酶之一,平均产量达到20g/L,但依旧供不应求。糖化酶的合成与菌体代谢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了解糖化酶合成的限制性瓶颈,本文采用代谢流和代谢轮廓分析的
  目的 对2013年天门市布病疫情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布病防制对策.方法 采用病例搜索、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3年对全市职业人群布病检诊135人,布病血清学抗体检
该文针对低密度高压聚乙烯装置反应工段,根据聚合釜的特点,建立了反应工段特别是聚合釜的数学模型,实现了聚合反应过程的实时动态模拟.
角膜上皮细胞不断受到外界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因素的侵袭,形成损伤,失去正常的屏障功能。角膜上皮损伤修复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能否保持正常视力。角膜损伤修复涉及多个相互联
学位
  目的 通过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LVA)分型方法,结合流行学资料,探讨绵阳地区结核分支杆菌的基因型特征,为本地结核病的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结核分支杆菌
  动物疫苗免疫被认为是预防布氏菌病最有效的办法。虽然MHC与动物疫苗免疫的特异性反应有着明显的关联性,但与免疫羊用的布氏菌减毒菌苗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相关性仍知之
该文首次将超滤膜分离过程和大孔树脂吸附过程联合操作的方法应用于中药甘草有交成分的提取,是对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重大改进并具有着遍适用意义和指导作用.1.优化了
该文系统地研究了固定化米曲霉菌光学拆分DL-苯丙氨酸这一课题.在前期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液相培养米霉菌成球技术,并对培养液液相游离酶进行了回收,作为酶源加以利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