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充填型天然气水合物岩石物理模型--实验研究与实例验证

来源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on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物理勘探是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和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本项工作着重针对孔隙充填型水合物,利用室内模拟实验的办法,获取了固结沉积物、松散沉积物(主要为天然砂或人工石英砂)和南海神狐海域沉积物中水合物饱和度与纵横波速度之间的关系,并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验证了时间平均方程、伍德方程、权重方程、等效介质理论、BGTL理论(Biot-Gassmann Theory modified by Lee)、Kuster-Toksoz方程和Frenkel-Gassmann理论等七种岩石物理模型,提出结合权重方程和BGTL理论可通过调节模型中的输入参数来获取与实验吻合良好的饱和度值。结果表明,对岩性较为均一的孔隙充填型水合物(如神狐海域),利用上述模型可较为准确地估算水合物饱和度,计算过程也相对容易;但当沉积物岩性较为复杂(例如碳酸盐岩丰度较高)、水合物以块状、脉状等多种形式产出时,岩石物理模型计算更为复杂,对储层岩石物性参数依赖程度较高。建议下一步工作加强对非孔隙充填型水合物进行实验与野外研究工作,结合孔隙充填型水合物岩石物理研究基础,进一步精化水合物岩石物理模型,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估算提供有效支撑。
其他文献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青海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区一柴达木盆地的太阳能资源进行反演,以回归统计法求取地面总辐射,用红外资料、可见光和红外数字卫星等资料估算地面总辐射并与地面实测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变化趋势相当一致,相关系数达90%以上,日平均方差约为10%,晴天两者的差别在5%以内,阴天绝对差在3MJ/m2以内,利用静止气象卫星FY2C资料反演计算地表太阳总辐射,在空
本文在线性反演理论的指导下,基于单程波方程傅里叶有限差分传播算子,并考虑到起伏地表对偏移结果的影响,实现了能够有效解决地下成像的线性反演方法。实际数据处理表明,尽管存在起伏地表的影响,本文方法可以清晰地对近地表复杂构造成像;可以显著地补偿中深层的成像振幅,均衡深度方向的成像能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成像分辨率。
火山岩油气藏是最为一种特殊的油气藏类型,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是一个能获得规模储量的勘探区域,但该区构造复杂,资料品质有限,难以细化研究火山机构.因此在研究中有针对性的应用EPOS软件的构造导向滤波、高分辨率相干、三维体融合等技术,得到相对准确的火山口检测成果。较好的理清火山岩相分布规律及特点,进而预测火山岩有利储层分布。对火山岩岩相的预测综合利用了地质、地震、测井资料,平
海底浅层S波速度结构研究有一定价值且已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实现了利用海洋面波进行浅层S波成像,包括海洋面波数据采集、海洋面波数据处理(数据预处理与频散曲线提取)及S波速度结构反演三部分,这也是海洋面波勘探的三个主要步骤。在渤海海域布设了一条约70km的测线进行了面波勘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OBS与移动气枪震源组合的方式能高效地完成面波数据采集;相移法可成功从共接收点记录中提
海上地震勘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各种采集处理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变深度电缆采集就是一种新的采集技术,它的目的是通过将拖缆放置得尽量深,在低频段可以得到最大可能的信噪比数据.在变深度电缆采集中,虚反射对数据的影响是极大的.为了得到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地震数据,需要对变深度电缆数据进行虚反射的压制.采取基于波场延拓的方法,对变深度电缆下地震数据进行鬼波压制。具体的研究方法:在变深度电缆下确定一个基
本文对南海白云凹陷某区块常规缆采集3D地震资料和斜缆采集3D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后反演对比及应用研究。从常规缆与斜缆地震剖面目的层时窗范围内数据做叠后速度反演的效果对比图,可以看出斜缆采集的宽频资料凭借丰富的低频和高频成分,其反演精度明显高于常规缆,能够区分更薄的地层,更利于薄储层预测。并且,斜缆地震反演不单纯依赖低频模型的好坏,而是凭借自身更宽频带的优势,显著改善了地震解释和反演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
台湾位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碰撞俯冲的缝合带上,区域内的地壳上地幔结构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利用DE全局优化算法(Li et al.,2010),根据远震接收函数的波形反演台湾地区的一维地壳上地幔结构.结果表明:由于北部受到弧后盆地冲绳海槽扩张的影响,台湾地区的南部地壳厚度较北部地壳厚度较厚;由于菲律宾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使得东部地壳明显增厚;参与反演台站的S波速度差异表明台湾不同地壳结构
利用天然地震数据和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渤海海域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分析了郯庐断裂带的地壳和上地幔特征以及与构造活动的关系.研究表明,渤海海域的地壳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与中、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动密切相关.其中辽东湾及渤海中部受北北东方向的郯庐断裂带影响较大,地壳具有双层结构,浅部为低速沉积层,地壳中、下部速度偏高,未见壳内低速层,结构简单且构造稳定,地震活动程度较弱.相比之下,渤海湾及莱州湾受
目前开展西沙和南沙岛礁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活动性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科学意义.本文旨在结合前期调查结果,利用地震记录对南沙和西沙地区的珊瑚礁所反映的新构造活动特征进行研究。所用数据为2013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实验2号”调查船在西沙和南沙群岛开展高分辨率浅层地震采集得到的。结果表明西沙和南沙地块发育的大量的珊瑚礁构造,珊瑚礁的发育与新构造运动密切相关,有利于对研究区的构造活动特征进
本文根据高密度二维地震资料,结合测井资料,对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要素进行了分析,以研究该区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本区流体运移通道可分为三类:断层、气烟囱和管状构造.根据相干属性切片发现,浅部的断层在平面上呈线形、弓形,没有明显的优势方位,结合地震剖面解释为滑坡成因的断层.气烟囱的规模与新生代地层厚度密切相关,厚度大的地区气烟囱规模大,厚度小的地区气烟囱规模小.管状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