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研究脑卒中后患者颞叶海马区细胞代谢水平,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与脑卒中后患者智能状况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分别为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组、脑卒中非VaD组、对照组,每组20例,三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均相匹配。脑卒中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结合影像学检查。VaD组符合痴呆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次修改本(DSM-Ⅳ-R)诊断标准,Hachinski缺血指数评分≥7,应用汗密顿抑郁量表排除严重抑郁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颞叶海马区脑代谢产物浓度采集并计算比值。结果:颞叶海马区NAA/Cr比值在脑卒中VD组最低 (0.92±0.23),Cho/Cr比值在脑卒中VD组最高(1.44±0.13);其次为脑卒中非VD组NAA/Cr比值(1.41±0.31),Cho/Cr比值 (0.89±0.24);对照组NAA/Cr比值最高(1.64±0.25),Cho/Cr比值最低(0.77±0.20)。相关回归分析发现脑卒中VD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与颞叶海马区细胞代谢水平呈线形相关性。结论:MRS作为一种无创技术对研究脑卒中后痴呆有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