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F1双重突变引起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及胎儿血红蛋白持续增高症

来源 :广东省遗传学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na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KLF1是(Krüppel-like factor 1,KLF1)维持红系造血、珠蛋白转换及红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研究表明自然人群中KLF1基因的突变与红细胞的异常表型有关.本研究探讨KLF1双重杂合突变与先天性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关系.[方法]收集两个难治性小细胞低色素贫血(GK1和JK1)外周血及骨髓标本,分析血常规、生化及细胞形态学和超微结构,采用深度测序的方法分析64个与先天性贫血及红细胞发育相关的基因,用Sanger测序对变异位点进行验证,同时采集并分析其家系成员的表型,用Sanger测序分析家系成员的基因变异;随后分析突变位点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并构建KLF1基因表达载体及其靶基因HBB、BCL1 1A和CD44启动子的报告载体,通过转染HEK232和K562细胞分析突变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及突变体对靶基因调控的影响.[结果]先证者表现为先天性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外周血见有核红细胞和异形红细胞,骨髓红细胞结构异常,深度测序发现并通过Sanger测序验证了GK1是KLF1c.525_526insCGGCGCC (p.(Gly176ArgfsTer 179)和c.892G>C (p.(Ala298Pro)双重杂合子, JK1是KLF1c.525_526insCGGCGCC(p.(Gly 176ArgfsTer 179)和c.1012C>T (p.(Pro338Ser)双重杂合子.他们的父母无贫血,均为携带KLF1突变的携带者.三种突变均影响KLF1锌指结构的保守区域.启动子双荧光报告素酶实验表明突变降低了KLF1对HBB、BCL11A和CD44启动子的反式激活能力,导致红系造血异常和肽链失衡.[结论]本研究系统分析了由KLF1基因双重突变导致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临床特征,并研究了KLF1因子的在红系发育中的作用,说明KLF1因子是红细胞分化必不可少的转录因子.
其他文献
不同的调度设计在小品中都会达到不同的效果,本文作者以小品《同学会》为例,由浅及深地剖析导演的调度创作意图。
目的探讨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厚度及其与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筛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及第七医学中心病理科2020年1至6月宫颈活检组织209例,HE切片总计495张,其中含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切片数为173张,含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切片数为214张。应用人工智能标注软件,辅助测量每张切片上正常宫颈鳞状上皮、LSIL及HSIL的上皮厚度,每张切片分别选取最厚处、最薄处
  硼替佐米(BTZ)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药物,主要通过引起内质网应激(ER stress)及干扰未折迭蛋白应答(UPR),从而诱导MM细胞凋亡,然而原发耐药或继发耐药常常
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各方面的巨大差距,以及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对多边贸易谈判议程的操控,广大发展中国家难以从形式上的“公平”中真正获益,以至当今国际贸易摩擦频繁
以TiO2为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3种双金属催化剂(Co-Mn/TiO2、Ce-Mn/TiO2和Nb-Mn/TiO2),与低温等离子体(NTP)协同对氯苯进行降解,并通过XRD、SEM、TEM、BET、XPS、H2-TPR和
  Background: 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possesses a number of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ver conventional cytogenetic and other molecular cyt
会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告行业不断地壮大,广告作为载体不仅引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促进商品的销售,其广告创意也对观众有所吸引。在现代的广告设计中,许多中国传统元素被广泛的应用
本文结合R&SNM8508液冷数字电视发射机五年使用情况,系统地介绍了该机型发射机的结构和发射机主要部件的维护及故障检修.
如果说,中国信保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国家外交、外贸、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通过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手段,支持中国企业向海外投资、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并在出口融资、信息咨询
从养殖场废水中筛选出1株1,4-雄烯二酮(ADD)高效降解菌株ADD3,经过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菌株A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