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CM模式SIMO开关电源的优化设计

来源 :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四届青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分析电感电流伪连续(pseudo-CCM)模式的单电感多路输出(SIMO)DC/DC转换器的稳态特性,研究了各种寄生效应对系统转换效率的影响。通过Matlab系统仿真,验证了各系统参数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完成了PCCM模式的SIMO转换器的优化设计,提高了系统的转换效率。该PCCM模式SIMO转换器优化设计对实际的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QFN封装作为一种新兴的封装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本文针对QFN封装的特点,结合组装工艺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焊盘与印刷网板的具体要求,从设计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在焊盘设计中重点就封装四周各引脚焊盘、中间焊盘和过孔、阻焊层等方面加以讨论。对于印刷网板的设计,主要论述了印刷网板的大小厚度、对应焊盘的开口尺寸以及接地散热焊盘的开法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本文通过制备可低温共烧的ZnTi替代钡铁氧体材料,采用LTCC(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 LTCC)工艺流程,设计并制作了符合0805封装尺寸要求的高频片式电感。用Agilent 4291B对样品进行了相关测试,测试结果为电感值2.45μH,截止频率为548MHz,其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并分析了造成仿真结果和实测结果偏差的影响因素。
本文选择每年一届的亚太机器人大赛作为兴趣研究的背景,参考实验室关于控制理论的研究课题,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具有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实时系统。系统平台是具有强大控制功能具备各种拓展接口的研华PCM-9582工控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XP,使用优秀的实时控制软件RTXruntime及其开发包RTXsdk进行程序编写。控制系统基于MATLAB的model建立控制模型,生成VC++代码,使用Vi
PLC按Petri网运行,实时接受传感器信号作为主令信号,并按Petri网确定的关系,决定执行元件是否执行,从而达到Petri网作为控制器的目的。本文从实例出发介绍了基于Petri网控制器的PLC程序的设计方法,从而提高PLC梯形图程序的设计效率。
本文针对一种超小型水下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该水下机器人潜浮运动是一种用活塞式伸缩机构实现的,推进系统采用两个螺旋桨推进器实现。该潜水器具有低功耗性能设计,并具有较好稳定潜浮运动的优点。本文对潜浮系统和推进系统分别进行控制设计,完成AVR Mega8535的编程,通过调试和实验,达到了可行的控制性。
本文基于UMC 0.18μm工艺条件,设计了一种用于电容传感器检测电路的电压基准源结构。该电路采用两个晶体管串联的形式减小运放失调电压对基准电压的影响。Spectre仿真结果表明,此电路在温度变化范围-55℃~135℃内,温度系数为5.9ppm/℃;电源电压在3.0V~3.6V范围内变化时,电源抑制比为75dB。
本文介绍了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电路的设计,重点分析电机的工作模式与译码逻辑的时序关系,详细阐述译码逻辑的设计,对关键元器件的选用、低功耗设计和可靠性问题进行阐述,研制的混合集成电路实现了设计目标。
本文采用非线性分析法,并结合MATLAB软件,对二阶锁相环在三种输入(相位阶跃输入、频率阶跃输入与频率斜升输入)情况下的相位误差的时间响应进行仿真比较,并结合理论证明,采用理想积分滤波器的二阶锁相环其非线性相位跟踪性能优于采用RC积分滤波器的二阶锁相环和采用无缘比例积分滤波器的二阶锁相环,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结论的原因,从而对锁相环的设计有较大帮助。
随着FPGA设计复杂度的增加,传统的测试方法受到局限,在高速集成FPGA芯片测试中,其内部信号的实时获取和分析比较困难。本文介绍了Quartus Ⅱ中SingalTa PII嵌入式逻辑分析器的使用,并给出一个具体的设计实例,详细介绍使用SignalTa PII对FPGA调试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在FPGA芯片正常工作状态下,实现内部信号的获取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应用SignalTa PII对FPCA
本文提出了一种Ku波段的波导功率分配合成器,分析了该结构中的物理参数对结构性能的影响,通过HFSS软件仿真设计了一款小型化的波导空间功率分配合成网络。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合成网络具有体积小、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低的特点,在小型化微波固态功率合成技术中有非常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