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降解菲的研究进展

来源 :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iyu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菲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多环芳烃,其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是具有致癌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本文总结了菲降解菌种类及降解质粒的研究进展,解析了菲的两种降解途径,即水杨酸代谢途径和邻苯二甲酸途径。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作用,细胞固定化技术的发展等,为研究环境中多环芳烃的降解行为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析我国人口城镇化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就人口城镇化引发的几个资源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或预测.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引发城市和农村在资源环境方面的连锁反应.一方面,人口进城后,城市生活用水量和排污量、生活能源消费量、生活垃圾产生量、以及机动车数量可能增加,从而使城市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大量人口离开农村,劳动力短缺不仅促成耕地抛荒现象,而且加剧农业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性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has conducted industrial operations at the 780 km2 Savannah River Site(SRS)in South Carolina USA since the early 1950s,which resulted in the release of heavy metals into se
汞履约背景下我国涉汞产业面临挑战与调整,无意汞排放涉及燃煤、有色、化工、水泥、医疗、照明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和领域.金属冶炼行业最受关注的是锌冶炼行业.本文就我国锌冶炼行业竖罐炼锌、密闭鼓风炉炼锌及湿法炼锌等3种典型工艺及产汞环节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硫化氯化法、氯化法、碘络合-电解法及烟气直接冷凝法等四种典型脱汞工艺,对国内锌冶炼行业汞污染控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找出了问题所在,最后对我国锌冶炼
伴随全球变暖及城市化的客观趋势,城市内部高温灾害频发,对城市居民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开展基于城市居民健康的耐热评价,识别脆弱人群分布的空间分布特征,量化区域内人群健康风险,能够为城市决策者、管理者及规划者提供针对性配置救灾物资、实施防灾减灾措施的应用理论.本研究基于脆弱性评价理论框架,定量分析了北京四环区域内热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四环内热环境脆弱性处于中等水平,均值为1.82,2
采用双钙法处理高砷高氟“污酸”,研究了“污酸”处理过程中特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碳酸钙中和阶段,水洗石膏中As含量为0.0015%,浸出浓度为2.1mg.L-l,可作为合格的水泥添加剂.石灰除As、F阶段,各特征污染物去除率均在99%以上,滤液中As、F含量分别为24.86mg.L-1、50.51mg.L-l,Cu、Zn、Ph、Cd元素浓度均低于0.1mg.L-1;钙砷渣中As含量达20%且As
为探讨广西河池市刁江水系周边土壤和野生植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对水系周边11个采样点进行采样,分析Cr、Ni、Cu、Cd、Sb、Pb和As等7种重金属在土壤和野生植物中的含量水平,采用地积累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富集系数评估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河池市刁江水系周边土壤均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以广西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所有土壤样品中7种重金属的含量(均值)均高于背景值,其中Cd、
选取湖南某矿区重金属镉、砷复合污染稻田土,以泰优390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湿润灌溉(CK)、农艺措施淹水(WF)、速溶硅肥结合淹水措施(FYsi)、矿物硅肥结合淹水措施(FKsi)及2种硅肥结合淹水(FYK)对土壤中As、Cd生物有效性及水稻糙米中As、Cd累积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处理土壤pH值上升幅度为0.12-0.72个单位,均呈现先升高再下降,最后趋于中性的规律.淹水后,土壤Eh
通过在循环液中添加甲酸,来探究甲酸对甲醛净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甲醛进口浓度在50~170mg/m3时,随着甲醛进口浓度的增加,空白组的生化去除量最高为18.3mg/(L·h),加甲酸组的生化去除量最高可达17.7mg/(L·h);喷淋液流量在5~20L/h范围时,喷淋液流量对甲醛净化效果影响较小,空白组在10L/h时,生化去除量就最高为15mg/(L·h);加甲酸组的在相同的喷淋量下,生
针对包装印刷行业特点,结合实例对排放系数法和物料平衡法两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计算方法分别进行了分析.由于目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因子数据库尚未建立,排放系数法的计算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修正.物料平衡法考虑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环节和物料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更真实反映了挥发性有机物产生状况,计算结果准确性更高.针对两种计算方法的特点,建议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排放因子数据库,并通过实测进行验证,指导挥
本项目于2016年8月选取武汉市三个典型代表点位,进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采样,通过对每个点位常规监测数据和VOCs污染特征及组份分析结果,从中得出机动车排放VOCs的贡献.另外,通过不同类型机动车排放尾气中VOCs成分分析,证实机动车排放是武汉市大气VOCs的重要来源的.武汉市臭氧生成主要受VOCs控制,部分情况下,由VOC和Nox共同控制;减少VOCs排放对臭氧控制非常有效;而控制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