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加快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

来源 :北京市科协,天津市科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jia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津冀板块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其发展对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区的腾飞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热点。
其他文献
代建制是我国政府对投资体制改革的新举措,本文在阐述代建制发挥重要积极作用的基础上,以国际上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与项目管理方法为导向,论述了代建制的发展要与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接轨。
我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长期以来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管理模式,近年来尽管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有不同程度的改进,但仍然存在许多弊端,因此必须尽快加以改革。推行代建制正是适应我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本文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并呼吁政府主管部门为代建制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经济环境。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全球的石油开采量已经超过发现量,未来世界的石油供求形势将更加紧张。在世界自然资源日趋减少的今天,一国经济发展还无法完全摆脱对其依赖时,自然资源就更显其重要,其中,石油资源所扮演的就是这样一种典型角色。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石油消费也将不断上升,而受资源制约,我国未来石油产量难以显著增加。因此,石油战略安全问题将日益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本文介绍了世界石油消费及流向的现状与
天津市自2006年起全面启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在2020年将天津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我国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作为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涉及市内的绿地和公园,更要在城市中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天津市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天津生态城市建设中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典型工程进行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纳入国家“十一五”整体规划使环渤海区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在推进环渤海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发挥区域经济中心及次级区域的经济功能作用,强化区域内各地方发展政策的协调性,强化滨海新区的龙头作用,搭建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策链,实现区域内资源有效的配置。
北京和冀北地区是我国北方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严重缺水的困扰和水荒的威胁。但由于长期沿用计划指令式水资源分配方式和行政式水资源管理运行机制,没有建立起与区域水资源供求状况相适应、协调上下游发展的水资源补偿机制,既严重限制了上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又导致首都北京的供水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使该地区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未来,北京仍将进一步扩大对水资源的需
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局面正逐步形成,其总体效益也在逐步显现,探索可能的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新经济格局的形成和完善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京津冀经济圈进行了全面调研,在产业转移、交通一体化、城市开放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意识等方面具有可行性的建议,或给京津冀经济圈建设一点启示。
本文从地理位置、交通及工业基础等方面论述了京津冀地区具有的优越经济发展基础,然后分析了京津冀联合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用优势合理分工、联合建设中国北方的硅谷以及联合开发滨海地带等,并阐述了京津联合、加快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加强城镇化布局、进一步完善交通枢纽体系、实行旅游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及建立统一协调的机构对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京津冀旅游区域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域,要充分发挥核心区的强大辐射力和综合带动作用,必须有效地解决目前区域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不利的问题。推进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一体化不仅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具有实现的现实基础。本文从旅游消费综合性角度切入,基于旅游服务业和旅游制造业互融互促发展,提出了实现一体化的模块化、创意化、信息化和集群化发展实现路径,并就相应的保障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京津冀都市圈作为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在该区域就业,该地区内的农民工流动也形成了独特的特点,表现为大部分的冀北农民工跨省流入京津两地。本文从区域的产业结构特点、区域的二元经济结构、收入差距等推拉因素,来分析该都市圈内农民工流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