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IF后路不同的内固定方式生物力学特性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质疏松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国中医骨质疏松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后路经腰椎间孔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 方法:建立正常L3-L5有限元模型,在验证其有效性基础上模拟三种不同TLIF后路内固定方式即:单侧或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Model A和Model B)、单侧+对侧关节突螺钉固定组Model C.分别比较其在生理活动范围(Range of the motion,ROM)下模型的稳定性以及内植物的应力差异. 结果:对所有重构模型,在融合节段(L4-L5)的ROM均显著下降,其中以Model B下降最多,屈伸活动减少达18.2%;内植物最大应力出现在Model C,左侧屈时达234.9MPa;Model B的cage最大应力最小. 结论:后路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能获得最佳稳定性,且能降低cage下沉及移位的风险;单侧+对侧关节突螺钉亦能提供较好良好的稳定.
其他文献
通过对北京市2004-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病毒监测及SH基因序列的分析,与我国其他省份及全球参考病毒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阐述北京市腮腺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和变异
目的:阐明中国六省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糖蛋白gM(glycoprotein M)、gL(glycoprotein L)的基因特征(2007-2015年),并与GenBank数据库所有上传的疫苗株及野毒株序列进行比对分析
本文从国内外社区护理服务模式分析总结开始,通过构建服务模式,调查服务需求,总结试点经验,介绍了宁波市的基于“互联网+”的社区护理服务新模式,旨在促进我国社区护理事业发
目的:分析一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感染病毒基因型别,探讨可能传播途径,为制定有效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制定统一病例定义,开展主动病例搜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在基因组中数量巨大,分布频率高,且易于自动化批量化,因此被认为是新一代的遗传标记,也是目前受关注最多的一类多态性
目的:对2014年梧州市城区的登革热疫情进行基于GIS的流行特征初步分析,以便更加有效地研究影响登革热发生和流行的因素,为科学地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病例资
目的:分析红霉素耐药结肠弯曲菌ermB基因分布和23S rRNA的基因突变特征,获得不同地区红霉素耐药结肠弯曲菌耐药机理特征. 方法:利用错配PCR法(MAMA-PCR法)筛查23S rRNA基因
在中国东南部发现16例日本斑点热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红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9例患者急性期血液检测到与R.japonica斑点热立克次体100%相似的GroEL基因序列,IFA法检测1
目的:观察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组织器官病理变化,探讨病理发生机制,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组织、胸腔积液和粪便等标
目的:对山东省部分地区动物粪便中的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进行感染状况调查及菌株特征和耐药性分析. 方法:于2015-2016年,在山东省微山县、莱州市共采集1022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