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率微波针灸仪治疗肩周炎和膝关节肿痛疗效观察

来源 :2017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uc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针灸临床寻找治疗肩周炎、膝关节肿痛的更有效、安全的方法.方法:将38例肩周炎和18例膝关节肿痛共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使用南京臻泰微波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ZHT-LA多频率微波针灸仪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针加脉冲电流治疗.肩周炎穴位取肩髃、肩髎和两个痛点阿是穴;膝关节肿痛穴位取内膝眼、犊鼻和两个痛点阿是穴.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疼痛、压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评分明显降低.结论:南京臻泰微波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ZHT-LA多频率微波针灸仪是治疗这两种疾病较佳疗法.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探索使用结扎法在大鼠上建立一种稳定的经脉不通病理模型.研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先测量任脉低电阻线(简称任脉线),结扎1组在任脉线上结扎1个点;结扎2组在任脉线上结扎2个点;结扎3组在任脉线上结扎3个点,结扎4组在任脉线外结扎1个点.结扎点宽度1cm,结扎点间隔1-2mm.使用组织液压波传播法分别测量各组结扎前后任脉线的组织液压波传播幅度并比较变化. 研究结
研究目的:踝关节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有限的踝关节背屈会导致步行耗能的增大、步行持久度的下降和跌倒风险的增加.本研究评价不同低频穴位电刺激方法对脑卒中后踝背屈障碍患者步行能力的康复效果,并探讨踝背屈功能与步行能力间的关系,优化治疗方案.研究方法:将符合卒中后踝背屈障碍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治疗组(n=30).对照组用常规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
研究目的:内脏病变常常导致躯体感觉的改变.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出现下肢痛敏甚至全身的痛敏症状.相应躯体损伤也会导致内脏功能的改变;大鼠的坐骨神经损伤不仅引起后爪触觉痛敏还改变了膀胱相关感觉神经元对趋化因子的敏感性,进而改变了泌尿频率;这些研究提示躯体症状和内脏功能相互影响.在临床上,针灸医生常常通过揣穴寻找相关病变的敏感部位来诊断和治疗疾病.那么内脏病变导致的躯体感觉的异常机制是什么?刺激躯体感觉异常
研究背景及目的:药物成瘾既影响个人健康又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药物成瘾属慢性复发性脑病,研究如何干预、保护或修复海洛因脑损伤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值得关注。针刺干预海洛因脑损伤在防治药物成瘾研究领域中具有特色。
会议
研究背景:目前世界各国均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衰老过程中肌肉萎缩、纤维化、脂肪沉积是造成肌肉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肌肉萎缩程度已经成为死亡率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骨骼肌属于中医学“经筋”的范畴,增龄性骨骼肌萎缩过程中表现的“筋肉迟缓、肢体不用”等符合中医学“痿证”的范畴.《素问·痿论》有:“治痿独取阳明”,同时,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故选足三里和肾俞对增龄性骨骼肌萎缩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研究目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指标分数低频振幅(fALFF),探讨静脉型勃起功能障碍(VED)患者固有自发大脑活动改变,进一步分析这些改变与临床症状关系。方法:收集44例VED和44例对照组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要求所有受试者完成一系列调查问卷,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精神状态。计算固有自发大脑活动并比较两组间差异,进一步分析VED患者固有自发大脑活动与临床症状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ED患者显示固
会议
研究目的:“三焦针法”对痴呆小鼠线粒体膜通道孔(mPTP)开放的调控,探究“三焦针法”对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方法:①选取快速老化小鼠SAMP8为模型,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通过测得相对荧光数值(RFU),观察小鼠皮质、海马线粒体的RUF值,以及“三焦针法”对线粒体膜通道孔活性的影响② 选取快速老化小鼠SAMP8为模型,采用TUNEL法分别检测阿兹海默病模型小鼠海马、皮层组细胞凋亡
研究目的:临床上,针刺内关穴(PC6)被广泛用于预防药物治疗或手术引起的恶心呕吐等副反应,大量证据表明针刺在镇吐方面疗效显著,但其潜在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索针刺内关穴位(PC6),相较于同经络穴位大陵(PC7)以及视觉相关穴位光明(GB37)在恶心图片刺激任务所引发的大脑不同激活响应模式.研究方法:48名健康被试随机分入4组:(1)PC6治疗组,(2)PC7治疗组,(3)GB37治疗组
目的:通过德国Simi Motion 3D三维运动图像解析系统对师生提插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量化分析,获得手法参数,对比手法特征。探索运动视频技术研究针刺手法的可行性,并指导教学。方法:研究选择30名针灸教师及60名针灸专业学生,取一侧“曲池穴”作为施术穴位,记录两组成员提插平补平泻20s的运动视频。视频经由Simi Motion 3D三维运动图像解析系统分析,得出“拇指指尖”等四个跟踪标记点位原始运
为顺应智能医疗的社会发展趋势、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笔者团队致力于研制督脉智能诊断治疗仪(服).本研究分三步进行,从只具有检测功能的督脉诊断仪,到可穿戴督脉诊疗服,最后实现成熟产品督脉智能诊断治疗仪(服)的开发.第三代成熟产品,可通过分析不同节段督脉电流值变化规律,提示“已病”或“未病”;通过脉冲电流、石墨烯电热温灸进行治疗及亚健康干预;通过大数据储存、分析实现使用者健康状况的长期追踪.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