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戊型肝炎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 :2012第四届中国兽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已发表的戊型肝炎病毒(HEV)不同基因型毒株全序列进行分析,针对ORF3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建立了HEV荧光RT-PCR检测体系。分析表明该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扩增效率、特异性和稳定性,且检测灵敏度比普通RT-PCR方法高1 0—100倍.利用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采集自浙江省及其周边上海、江苏等地区规模化猪场的样品以及HEV抗体阳性人血清样品进行了HEV核酸检测.其中,77份人血清样本仅有两份为HEV核酸阳性(2.6%)。而猪粪便样品阳性率则高达20.5%(56/273),且所调查的猪场均存在HEV感染。进一步的分子流行特征分析表明浙江省及周边地区的猪HEV毒株多为基因IV型,与其它地区的Ⅳ型HEV毒株同源性较高(83.4%-89.5%),但它们之间也存在较多的变异位点?猪源HEV毒株PJ-1则与多数III型HEV毒株同源性较高(88%),进化分析也表明其为基因Ⅲ型。人血清样品中检测到的两HEV毒株Human—1与Human-2与本地区IV型猪源毒株在分子进化关系上具有非常高的亲源性,它们分布于同一分支内,而不构成独立分支。以上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及其周边地区猪HEV感染较为广泛,且以基因IV型毒株为主,但也存在基因III型毒株的流行。
其他文献
为了从分子水平分析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对IBDV感染鸡后法氏囊组织蛋白的动态表达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二维凝胶的差异表达分析显示,鸡感染IBDV后,法氏囊组织共有96个蛋白点出现了显著的差异表达。采用MALDI-TOF/TOF质谱法对差异表达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成功鉴定了65个表达差异显著的蛋白点,对应54种蛋白,包括12种表达上调蛋白和42种表达下调的蛋白。对鉴定蛋
本研究旨在对山东某鸡场饲养的表现出生长迟缓等疑似禽白血病等免疫抑制病感染的仿土蛋鸡,评估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感染状态,并探究其来源。随机采集45日龄仿土蛋鸡泄殖腔棉拭子30份,用ELIsA试剂盒检测p27抗原;60日龄时从该鸡群中随机无菌采集6份抗凝血,离心取其白细胞接种CEF,培养1 0d后用间接免疫荧光(IFA)试验进行ALV-J的鉴定;跟踪该鸡群至115日龄调查其产蛋性能,并采
以真核系统表达纯化的猪瘟病毒E2蛋白作为包被物,通过对各个反应条件的摸索和优化,成功研制了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猪瘟抗体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试验证明,该试剂盒的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95.3%,与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的符合率为92.62%。同时对免疫猪血清的检测结果表明,该试剂盒可以用于免疫动物抗体的动态监测。
为了优选快速、灵敏、特异的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分子检测方法和DNA抽提方法,本文通过对家蚕微孢子虫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和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以及反应体系优化,并与普通PCR方法进行比较;再采用4种不同DNA抽提方法分别对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家蚕微孢子虫悬浮液的效果评价。结果显示,不经过DNA抽提,直接将家蚕微孢子虫发
基于为蚕种生产与流通贸易提供快速、灵敏、准确检测家蚕微孢子虫方法的目的,以家蚕微孢子虫小亚单位核糖体RNA基因66 bp片段作为靶标,设计特异性PCR引物和TaqMan探针,构建重组质粒制备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通过优化PCR反应体系,测定线性范围,评价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成功构建、研制了家蚕微孢子虫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和诊断试剂。该方法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108-1×10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作为人的一种应激激素,对包括弯曲菌在内的多种病原细菌具有促生长和毒力增强的作用,而弯曲菌是许多西方国家引起起人肠炎的主要病原。最近,我们发现肠菌素受体CfrA参与NE对弯曲菌的促生长活性,但是其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在本试验中,将弯曲菌加入MH培养基在缺铁环境下观察NE的促生长活性,进而通过改变铁螯合剂DFO浓度、NE浓度和细菌接种剂量等指标筛选N
为制备和标定猪瘟病毒阴、阳性血清国家参照品(兔体中和试验),本试验制备了猪瘟病毒阴性、弱阳性和强阳性血清,通过过滤、分装,冻干、熔封,获得3亚批候选物,并进行了检验、协作标定和定值。结果显示:物理性状、无菌检验、安全检验,支原体检验、真空度测定均合格;剩余水分均小于4%:均匀性检验用f检验和,检验显示,各组测定数据的均值与方差无显著差异(a=0.05);特异性检验结果均为口蹄疫,伪狂犬病、猪繁殖与
猪高热综合征(PHFS)每年给中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HFS的病原有很多种,如PCV-2、PRRSV、APP和链球菌等。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猪瘟病毒在中国猪高热综合征病例中的作用。本项目对采自2007~2009年期间的1 3个规模化猪场的733份血清和47份组织样品进行猪瘟抗体水平监测或疑似PHFS诊断。因中国对猪瘟采取强制性免疫,大部分猪(95%以上)的猪瘟抗体为阳性,检测猪瘟抗体
根据GenBank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全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疑似患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的仔猪组织病料中分别扩增出PCV2的全基因,将全基因克隆并测序。根据PCV2 ORF2序列设计引物,扩增HN01株ORF2基因序列,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通过脂质体介导法转染细胞,观察表达产物的荧光情况。结果表明,成功从疑似PMws病料中扩增出PcV2全基因序列,与GenBa
目的:本研究拟构建检测猪细小病毒(PP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病原的二重液相芯片(Diplex xMAP Array)检测方法,为常见猪病的快速高通量鉴别诊断搭建新技术平台。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PPV结构蛋白VP2的基因及PCV2全基因序列,用DNAman V6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筛选出保守区后用Beacon Designer’7.9设计出PPV和PCV2的特异性探针、5I物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