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法制备电气石纳米粉技术的探讨

来源 :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77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自制的场约束超声波聚能粉碎机,对电气石粒子的纳米化技术进行了探讨.着重研究了粉碎时间与粒度变化的关系,探讨了限制粒度细化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用场约束超声聚能粉碎的方法可使电气石粉末的平均粒度达到0.2μm.但是,由于微细粒子团聚导致的反粉碎行为,简单地延长粉碎时间不能使粒度高效率地减小,阻止粉碎过程中微细粒子的团聚行为和及时的分级处理是提高粉碎效率和使颗粒纳米化的必要措施.
其他文献
本文设计了金属粉末压制过程反复加载成形方案,通过反复加载测定不同相对密度时金属粉末冶金零件的弹性变形,并用这一方法测得了粉末烧结体试样的弹性回复量在分级加载情况下变化的规律.本文使用msc.Marc软件以二维孔洞模型对压制过程作了有限元模拟,比较了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
采用管材试样研究了TA16(Ti-2Al-2.5Zr)合金高温350℃下的循环变形行为.分析了温度、应变速率、应力比、应力幅、循环周次和加载波形对合金单向加载和循环变形行为的影响;通过不同变形试样的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讨论了合金的循环变形行为及高温塑性变形规律.
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拉伸试验考察了采用气体雾化和喷射沉积工艺制备的Al-9.0Fe-1.7Mo-1.9Si(FMS 0918)高温铝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制备的FMS 0918合金均由Al(Fe,Mo)Si强化相和α-Al晶粒组成;但二者的组织形貌差异较大.其中,喷射沉积合金中存在明显的孔洞,热挤压后孔洞界面仍然残留在合金中;同时,其中的强化相和晶粒都比同成分的气体雾
考察了苯乙烯—乙丙嵌段共聚物(SEP)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对聚丙烯的增韧作用.SEP作为聚丙烯(PP)的增韧添加剂比EPDM有更好增韧效果,这是由于SEP以核—壳的形态分布在PP基体中,有效地诱导PP基体产生银纹和剪切屈服,消耗了大量的冲击能.SEP用量为10份时,SEP/PP共混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较纯PP提高7~8倍,超过了20份EPDM增韧PP的效果,是一种新型的聚丙烯抗冲增韧改性剂.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模板剂,在室温酸性条件下合成六方介孔材料SBA-3的过程中原位引入盐酸氯钯酸前驱体,制备了PdO-SBA-3复合体,将它在氢气中还原得到Pd-ABA-3,把Pd-SBA-3溶解在HF溶液中得到了分离的金属Pd颗粒.用XRD和TEM表征了合成的材料,结果表明:PdO和Pd析出到SBA-3的外表面,它们的颗粒大小为100~200nm.分析了其析出到外表面的原因
本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SrMnO系列纳米颗粒膜,SEM结果表明该薄膜在1000℃热处理后仍保持20~40nm的颗粒度.在制备过程中,电子探针和EDS分析发现Sr化合物的析出与Sr元素的流失,研究表明Sr化合物的析出与Sr元素的流失与拉膜厚度、次数、溶胶浓度、络合剂等制膜工艺有关.本文对该现象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将钛酸四丁酯在沸水体系中水解,加入表面活性剂控制其水解过程,控制体系的pH值,不经热处理,得到不同形状、不同粒径、分散性较好的锐钛矿结构的纳米级TiO粉.探讨了反应条件的变化对TiO粉形成过程的影响:酸性条件下,主要得到锐钛矿结构的TiO粉,碱性条件下主要生成无定形TiO粉;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有助于提高其分散性,并对TiO粉的形貌产生影响.在对有机染料的光催化降解反应中,60min,内脱色率接近10
本文采用沉淀法制备了不同Ag掺杂比例的CeO纳米复合微粉.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CeO及其掺杂体系的相组成,研究表明掺杂形成了无序固溶体对相结构的影响不大.利用高分辨电镜对纳米粉体的颗粒形貌进行了观测,发现颗粒的形貌成棒状,尺寸约为十几纳米.利用拉曼散射光谱对Ag掺杂对纳米CeO粉体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谱峰在不同条件下因晶体结构的细微变化而有所不同,掺有Ag的谱峰有弱化的现象,可能是银离子
以PbAc为原料,使用复合分散剂采用沉淀法制备得到单分散纳米氧化铅(PbO)颗粒.复配分散剂量浓度为1﹪~5﹪,烧结温度为260~380℃,梯度升温时,可得到纳米氧化铅红丹,TG表明:256~280℃碳酸铅分解失CO,从280~600℃为氧化铅晶型转化区,控制最高温度380℃可得到红丹.TEM表明:纳米颗粒为球形,平均粒径大小为25~80nm,粒度大小由原料浓度和分散剂浓度控制.在涂料中的应用结果
以硫酸氧钛为原料,利用化学沉淀工艺,制备了纳米TiO粉体和涂支.研究了沉淀TiO粒子的形态、晶化过程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沉淀剂种类和添加SnO及粒子载体等对TiO粒子的形态、晶化过程的影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