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农业的水资源经济问题

来源 :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人水和谐暨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_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农业的水资源是保护我国农业和农产品安全的基本问题.本文运用资源经济学观点,论述了我国农业水资源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根据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的思想和水资源管理的实践,提出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定价原则、方法和模型,以及构建和谐农业对水资源的基本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葡萄糖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蛋白激酶C(PKC)活性、通透性及粘附性的影响. 方法利用[r-32P]ATP掺入外源性底物的方法测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PKC活性;用51C标记的静止血小板与HUVECs孵育,测定内皮细胞的粘附性;用HUVECs对白蛋白的体外通透性实验测定内皮细胞的通透性. 结果20mM的高浓度葡萄糖可以最大程度活化HUVECs的PKC,膜PKC活性为(2.87
本文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了中空(爆高10km~50km)核爆炸时,γ射线与周围空气分子相互作用产生康普顿电流进而激励电磁脉冲(EMP)这一物理过程.给出计算结果及分析。
核聚变电站不能用在汽车上,需寻求长远运输工具能源.氢燃料电池是长远汽车能源的唯一选择,同时,用核聚变能生产运输工具用动力氢势在必行.目前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努力都构成未来氢能驱动的运输工具的基础.本文探讨氢能源的核聚变能生产问题。
本文通过不同土质冬小麦和果树地,进行畦田规格和灌水要素对水流推进和消退、灌水效率与灌水均匀度影响的田间试验,利用地面灌溉水流运动数学模型,对畦灌条件下最佳灌水要素组合进行模拟分析.其结果表明,地面灌溉模型可较好地模拟畦田水流运动.根据初始条件,模拟灌水效率、灌水均匀度,采用SPSS、Matlab软件统计分析,提出了合理的灌水技术要素组合.对所研究的砂壤土冬小麦地在1‰田面坡度条件下,畦长应以40m
本文通过对在新疆南部干旱地区开展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表覆盖情况、土壤水分损失情况、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与传统耕作技术比较,并结合对保护性耕作原理和效益的分析,提出干旱区进行保护性耕作能有效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降低土壤水分损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并指出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有效和重要的干旱区农艺节水技术。
风电规模发展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实际运行经验表明:由于风能的随机性和不可控性,当风电装机容量不断扩大时,其对风-水互补电网动态稳定的不利影响也随之增加.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有效的风-水互补电网动态稳定分析方法。
本文以大型灌区为对象,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递阶模型的降维、多层次多目标优化决策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的方式研究灌区高产节水灌溉优化配水问题.根据试验资料,以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和作物需水模型为基础,建立外引河湖水、内提回归水两种水源供水条件下作物全生育期适时调度优化配水数学模型,模型从渠首到田间共有三个层次协调模型,即水量在地区间的最优分配模型、水量在同一个地区不同作物间的最优分配模型和水量在同一种作物
博斯腾湖曾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1500年前博斯腾湖水系河网交错,水草肥美.本文运用数学模型分析计算1958年前博斯腾湖水体的矿化度保持在0.50~0.60g/L间.近年来,由于人为影响,博斯腾湖水系的自然植被、湿地、沼泽、矿化度均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自然生态环境劣变速度在加速,并分析了博斯腾湖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及其对今后水环境的影响。
大力发展节水技术是实现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新疆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几种在新疆较成功的节水技术应用模式,并对产生于新疆的三种新技术进行了评价,指出了新技术应用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今后节水技术发展应重点研究的主要领域。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存在的水灾害、水污染、水缺乏、水浪费、水生态等五种水问题,提出要依据科学发展观,形成人水和谐的科学治水观,并阐述了十二种科学治水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