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古籍数字化保护与彝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 :2015第七届中美图书馆实务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h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彝文古籍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主要分布在云贵川三省,如何把这些珍贵的彝文古籍利用起来,挖掘其应有的价值,更好地服务于西南彝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摆在彝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彝文古籍的数字化,才能提供系统的应用,才能充分挖掘彝文古籍在彝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决策参考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彝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这方面,楚雄彝族自治州走在了前列,其经验值得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遗产记录的深入,“福州老建筑”团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建筑档案管理和分类体系,积累了一批珍贵的基础数据和历史资料,也为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具体而言,团队主要从三个渠道参与了实际的保护工作:通过提供资料、建言献策和志愿者工作积极介人规划编制工作;以互联网为平台,呼吁保护并破坏文物、历史建筑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为文物保护法修订提供意见;身体力行参与保护工作,抢救面临危险的文化遗产。
英格兰遗产信托负责超过400处历史古迹、建筑和遗产地,从世界著名的史前遗址到大型中世纪古堡,从帝国边界的罗马防御工事到冷战时期的掩体.通过这些历史古迹,每年向超过1000万的观众生动地展现英国的故事.本文通过激励,保护,参与和财务可持续,介绍了英格兰遗产信托组织。
赠书的管理是高校图书馆的常规工作.本文以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为样本,讨论在赠书的获取途径、编目典藏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对今后赠书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借鉴思路.
高校图书馆在海量的文献信息资源和购书经费普遍短缺的矛盾中谋求发展,只能变革和创新,建设特色馆藏和提供特色服务是行之有效的好举措.本文阐述了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的必要性和途径,并对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进行了探讨.
数字图书馆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图书馆是一种冲击,也是一种挑战,艺术院校图书馆如何从传统图书馆转型到数字图书馆,本文从加强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方面进行了思考.
图书馆档案是指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在各项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并归档保存起来的材料,是图书馆工作在各个历史时期全面、系统、真实的记录.图书馆档案工作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级档案管理体系的建立、档案管理岗位职责的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提高和创新等具体的实践工作,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将使图书馆档案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本文介绍了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论述了云南高校民族艺术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及云南高校民族艺术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了构建云南高校民族艺术特色资源库建设的构想、方法及实践.
本文分析了目前医学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医学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几点措施.图书馆根据用户要求和本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有目的地组织与馆藏相关的网络信息,经过合理组织和整理,提出有价值的信息,构建起特色虚拟馆藏。并通过相应的技术设备,下载到设计好的数据库。最大限度地丰富馆藏资源,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信息资源。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当前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载体和文化的窗口,文化传承应成为图书馆的首要职能.本文针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谈谈图书馆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图书馆要充分利用馆藏条件加强地方民族文献的保护和利用,构建适应民族文献保护的科学管理体系,加强对民族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民族地方高校以其独特的民族性与地方性,给学校图书馆民族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民族地方高校图书馆构建民族文化特色数据库有着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价值,是图书馆锻炼队伍、彰显办馆特色的需要.民族地方高校图书馆高效构建民族文化特色数据库的主要策略有:选好主题、定好方向,借外修内、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搭好平台、重在使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