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CIGS/PVK四端叠层太阳电池制备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来源 :第八届新型太阳能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7x8f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叠层太阳电池能够有效增加太阳光谱的响应范围,克服单结电池效率的Skockley-Queisser极限,已成为制备高效光伏器件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缺少合适的透明背电极及其制备工艺,因此半透明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仍然滞后.为此,我们首先采用软溅射法低温制备非晶α-IZO透明电极,通过调控溅射参数,获得高质量的α-IZO薄膜:在近红外短波段透光率为85%、电阻率为4.18×10-4Ω·cm、迁移率为19.9 cm2·v-1·s-1、载流子浓度为7.46× 1020 cm-3.由此制备出器件结构为玻璃基底/FTO/SnO2/MA0.85FA0.15PbI3/Spiro-OMeTAD/MoO3/α-IZO/Ag的半透明钙钛矿电池,其光电转效率达到15.74%,且在波长为800-1200nm范围内,其平均透光率约为80%.同时,我们还制备出器件结构为柔性不锈钢衬底SS/Mo/CIGS/CdS/ZnO/TCO/Ag的薄膜太阳电池,在无抗反射层情况下,器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5.69%(Voc=0.68V,Jsc=32.39mA/cm2,FF=71.33%).最后,构筑出柔性CIGS-钙钛矿四端叠层太阳电池,其 光 电 转 换 效 率 达 到 21.03% .
其他文献
含卤素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维度强烈影响非辐射电荷和能量损失以及器件性能。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结合非绝热动力学模拟,我们研究了多种实际因素,如缺陷、空气湿度、氧气等对钙钛矿材料电子-空穴复合[1-6]动力学的影响,并预言了多种缺陷钝化的手段,厘清了大量实验和理论上存在争议的科学问题,为降低钙钛矿材料能量损失和提高光捕获能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All-inorganic CsPbIBr2 perovskite has been regarded as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PSCs) considering its suitable bandgap and high stability.However,the poor quality of CsPbIBr2
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因其高的光吸收系数、合适的禁带宽度、优良的双极性传输特性以及简单的制备工艺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研究.自2009年钙钛矿太阳电池被首次报道以来,发展非常迅速,目前最高认证效率已达了25.5%,展现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该类电池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大面积钙钛矿薄膜的可控制备、界面缺陷的有效钝化技术、电池的稳定性等.课题组围绕钙钛矿薄膜的结晶性调控、界面缺陷及界面能
Hybrid organo-metal halid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PSCs) 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next generation photovoltaic device primarily due to their high efficiency,printability,and low cost.However,devic
Cs2AgBiBr6作为双钙钛矿的一种由于其极佳的稳定性以及环境友好性受到广泛关注。我们利用常见的空穴传输材料构建了P3HT/MoO3/PTAA的多层空穴传输体系。这种空穴传输体系具有梯度排列的能级结构。由于P3HT和PTAA采用相似的溶剂,因此直接沉积制备P3HT/PTAA体系会导致P3HT有一定的破坏。但即便如此基于P3HT/PTAA的器件效率也要优于于标准器件。采用MoO3作为保护层后,器件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ABX3太阳能电池发展非常迅速,其效率从当初的3.8%已经快速上升到25.5%,接近单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但是其中含有对人体有毒的铅元素.目前非铅钙钛矿中锡基材料的光伏效率最高,已经超过13%,但是Sn2+很容易被氧化成Sn4+.非铅双钙钛矿结构如Cs2AgBiBr6利用一价元素B(Ⅰ)与三价元素B(Ⅲ)代替2个pb2+得到B(Ⅰ)X6八面体与B(Ⅲ)X6八面体交替组成,这
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ETL)起到提取和输运光生电子的重要作用.制备高性能钙钛矿电池一般需要设计构筑具有高效电子提取的ETL.目前,基于单层TiO2或SnO2 ETL的平面结构钙钛矿电池获得广泛研究;然而,这种ETL结构的电荷提取能力通常并不理想.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策略以提高ETL/钙钛矿界面电子提取,包括设计双层ETL(S
本文采用分步液浸法[1]在空气环境中制备基于MAPbI3-xBrx薄膜的PSCs.通过调节MAPbI3-xBrx体系中Br离子含量,合理利用带隙和Br离子掺杂比例的关系[2]:Eg(x)=1.57+0.39x+0.33x2,调控钙钛矿的光学带隙.在SEM图中,随着Br离子组分x的增加,薄膜表面的不平整度会增加.在XRD图中,随着Br离子组分x的增加,MAPbI3-xBrx的衍射峰逐渐向大角度方向偏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成本低、效率高。但是稳定性,尤其是光照和负载下的连续功率输出是制约其商业化的关键瓶颈问题。要提高钙钛矿电池的稳定性,除了钙钛矿层和电荷传输层的优化外,金属电极在老化过程中的腐蚀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钙钛矿与金属电极之间的反应会加速钙钛矿自身的分解;另一方面,钙钛矿内部离子(碘组分)迁移后与金属电极反应,会使原本可逆的离子移动变得不可逆,进一步造成电池的永久性衰减。针对
一步溶液法因其操作简单而成为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的经典方法之一.然而,使用此法制备的钙钛矿薄膜经常会出现各种缺陷,例如:枝晶、孔洞和大面积的裸露,其器件性能也不稳定.因此,根据结晶动力学原理,以及基于传统的一步溶液法,本文使用反溶剂快速萃取除去溶剂,优化钙钛矿晶粒成核和晶体生长过程,以此提升相应PSCs的光电性能和环境稳定性.在结构为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