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技术跨越式创新的模式及其支撑体系研究

来源 :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ca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技术跨越是技术后进国在短时间内赶上或超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必由之路。本文在产业创新及技术跨越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技术跨越式创新进行了定义,并基于我国汽车及动车组产业的创新经验及教训,提出产业技术跨越式创新“双路径”模式及其支撑体系。
其他文献
大学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有利于践行大学的三大功能,有利于自身快速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地方自主创新能力。教学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原则要“发挥优势、立足本地,面向
会议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中国转型经济环境下,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并探索对发展国家的启示。首先,回顾现有文献来证实这种关系的存在;第二,利用我国的统计数据来展示我国经
技术创新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特性,这种网络结构能加速知识扩散和创新。在技术创新网络上,知识受体通过组织学习,在自身知识存量与知识源知识存量之间建立了一个映射关系,当知
会议
从现存科学整体结构模型的对比研究中,提出科学总体结构模型更新的必要性,设计了当代大科学总体结构的“三合一”的雷达模型,论证了这个立体模型的主要特点。这种具有广阔视
本文从激励作用机理方面探讨了高校科研团队如何实现有效的知识共享,具体研究了不同互依性下最优激励机制的差异。研究发现,当团队中科研人员仅存在产出互依性时,最优的激励
会议
1986年,Teece从独占性机制、互补性资产与主导性设计三个方面建立了用以解释创新与独占性之间关系的PFI理论框架,为独占性问题提供了系统而全新的视角。20多年来,学者继承了T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企业大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任方式、内部控制模式与新产品开发(NPD)之间的概念模型,提出了8个假设。运用实证分析,验证和讨论了提出的假设。结论认
在网络经济时代,知识转移已成为企业获取隐性知识,实现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方式。基于联结学习与语言调制两种不同的知识转移方式,可以将隐性知识进一步划分为真隐性知识与伪
会议
自主创新战略为国家的科技奖励工作提出了新的命题,科技奖励应把激励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构建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科技奖励体系。激励自主创新与科技奖励工作相互作用,相
对自主创新企业进行科学估值,一方面可以为创业板上市提出决策参考和依据,更好地引导创业板市场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创业风险投资和企业并购行为提供决策支持。自主创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