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广泛存在于人类血清中,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清除游离血红蛋白从而避免其诱导的血管与脏器的氧化损伤。本研究采用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方法,以Hp基因拷贝数变异作为工具变量,分析血清Hp水平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因果关系。方法:在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数据库中选取5687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血管彩超、磁共振或临床症状分析等方式,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进行诊断。采用T
【出 处】
:
年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下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广泛存在于人类血清中,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清除游离血红蛋白从而避免其诱导的血管与脏器的氧化损伤。本研究采用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方法,以Hp基因拷贝数变异作为工具变量,分析血清Hp水平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因果关系。方法:在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数据库中选取5687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血管彩超、磁共振或临床症状分析等方式,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进行诊断。采用Taqman 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所有患者Hp基因拷贝数,选取935人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血清Hp水平和血清氧化应激标记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检测。分别分析血清Hp水平、Hp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及血清8-OHdG水平的关系。结果:在总研究人群中,Hp基因拷贝数变异与大血管病变相关[OR=1.140,P=0.0410 (Hp1)];在935例亚人群中,Hp基因拷贝数变异与Hp血清水平呈正相关[β=0.162±0.014, P=1.95×10-28 (Hp1)];Hp血清水平与大血管病变显著相关[OR=2.123,P=0.0252(Hp1)];通过传统回归模型发现,Hp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显著相关[OR=1.357, P=0.0329(Hp1)],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得到Hp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OR值为1.130,两者方向一致(均>1)。此外,本研究发现Hp基因拷贝数变异与血清8-OHdG水平相关(P=0.0060)。结论:本研究首次利用Hp基因拷贝数变异为工具变量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发现传统回归模型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得到的Hp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OR值。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表明乡村地域的发展已然成为当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需补齐的短板。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加上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区域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要素重组和产业重构,乡村地域普遍患有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生产主体快速老弱化、生活用地严重空废化和生态环境严重污损化等乡村病。这些乡村病的出现集中暴露出乡村土地利用形态的不合理状况。土地是社会经济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医药物流业将进入以质量和效益提升为核心的发展新阶段,必须坚持效率改进、质量提升和创新驱动,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做好转型升级‘加法’,逐步释放行业发展新动能;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全产业链物流成本,
随着基因组医学的迅猛发展,海量遗传学数据的涌现使得孟德尔随机化方法(MR)应运而生。MR将基因组数据纳入传统的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中,以推断危险因素与疾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混杂因素及反向因果关系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还通过纳入个体与生俱来的遗传标志来反映相关危险因素和疾病风险间可能的因果联系。近年来,MR在肾脏疾病尤其是慢性肾脏病和糖尿病肾病的病因推断研究中得到了较广泛应用,为认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属于21世纪发展的鲜明象征,新媒体营销属于架构于网络技术之上的一种媒体形式,其在出现之后彻底颠覆信息传播的方式,为企业创造更广阔营销平台的同时,也为企业营销策略注入新的"灵魂",可以说是改革了企业的营销手段。基于此,本文以信息时代背景下,以新媒体的营销策略作为基础,全面分析企业营销策略的革新举措,希望能为信息时代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是评价因果效应的金标准,但由于受到伦理学、受试者依从性、研究期限等因素的制约,很多情况下难以实施。另外,RCT中纳入排除标准的限制可能导致研究样本与真实世界的人群出现异质性,因此研究结论的外推性也有待验证。相比之下,观察性研究和非随机对照研究数据更易获得,在样本的选择上也更接近真实世界的情况[1]。然而,
社会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要充分利用不同媒体的功能,强化社会工作宣传。本文以第五届上海青少年社工节为基础案例,阐述融媒体的含义,厘清融媒体在介入社会工作领域的优势,基于这几种优势,提出了运用融媒体宣传社会工作的几点建议:新旧媒体有机结合;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强化政府部门对社会工作的支持;促进公益创投项目与媒体的结合。做法相对比较实务,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索维生素D浓度与心房颤动(AF)发病风险的因果关系。方法:选择相互独立且与维生素D浓度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作为工具变量,相应的AF汇总数据来自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该研究包括65446例AF病例和522744例非AF病例。采用逆方差加权(IVW)方法估计因果效应值,并结合其他方法作为敏感性分析。结果:IVW方法结果显示,维生素D浓度与AF发病风险无关,其比值比(O
目的:运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探讨男性血清睾酮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因果关系,以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方法:以度他雄胺降低睾酮治疗前列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n=3 225)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作为暴露数据集,来自骨质疏松症联盟的股骨颈(FN)和腰椎(LS)骨密度(BMD)的汇总数据(n=3 2965)作为结果数据集。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MR-Egger回归和加权中位数法评估因果效应关系,其
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的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发生风险会升高。由于关节疼痛/僵硬或其他关节问题, RA患者的身体素质通常会有所降低,比如步行速度下降。但是,RA、步行速度和CAD这3者之间的因果关联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采用网络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研究RA与CAD因果关系及步行速度在该因果关系中的介
维生素D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参与体内钙磷代谢与平衡。其活性形式1α,25-(OH)2D3的受体及其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相关。现有观察性或实验性研究对这种关系进行了探讨,但不同研究中所得到的结论不一致。基于此,本研究对遗传易感性较高的25(OH)D水平与中国中老年人骨矿物质密度(BMD)的相关性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175例来自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甘肃四个地区的中老年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