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玉米品种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来源 :九三学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nhr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重要的粮饲和经济作物,加强玉米品种创新,对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农业新形势下,应科学合理地调整玉米育种方向,加强优质、多抗、广适、专用玉米品种的创新.通过加强种质资源研究,并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及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应用到玉米育种中,构建现代玉米高效育种体系,实现育种目标性状的高效定向改良,加速玉米品种创新进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其他文献
现在索道建设也在努力构建一个叫作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模式。索道人在这个新的理念指引下,建设和发展索道。对索道的评价体系做了研究,分成了三个阶段,就是索道的规划阶段、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并列出了12项评价指标。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农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期成为主题.如何破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笔者把视野锁定在农业新业态.试图通过农业业态发展的成绩与不足,发展趋势的分析,找到发展农业新业态的重点.
当前农业农村出现了许多新矛盾,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绿色生产跟不上;国际竞争力落后;农业新的动力跟不上农业生产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改革.在方向性问题上,改革不能出大的偏差.对策是在品种、区域布局、种植模式、化库存、优杠杆、降成本、一、二、三产业融洽发展、土地流转、育主体、绿色发展、增功能这11个"环节上加以改革".
从猪肉价格变化的现状,找出猪肉价格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猪肉价格变化对经济和民生的影响,引出欧美发达国家宏观调控猪肉价格的各种措施,以及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启示,最后指出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农业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保障.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决策缺乏足够风向标和参考数据.如果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并与物联网紧密结合,充分应用,实现农业信息化、精准化、科学化、自动化管理,将引领产业转型,引领供给侧的有效供给,有利于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态体系、经营体系,以及转变农业的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行政管理方式,实现智慧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必由之路,这需要将农业的土地集中,实现规模化生产,并将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本文介绍了一种基本收入制度,建议在农村试点实施,为实现农村土地快速集中,富余人员平稳转移提供制度保障,并为未来应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技术性失业问题积累社会治理经验.
围绕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归纳江苏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基层选派型、高校援助型、法人参与型、超市依托型、园区集聚型的五种培育模式,提出加快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任用机制、集聚机制、利用机制、开发机制的具体对策建议.
根据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2017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结合江苏省农业信息网数据,通过实地走访,对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拟通过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助力江苏农业整体水平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分析我国目前农业供给侧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明确农业全要素协同核心要素,按照"内生动力+方向+路径",着手农业总体战略,探索构建农业经营主体的商业模式,将农产品与市场战略落实在具体的商业模式实施上,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实现农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其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农业日益增长的需求.江苏省地处长江经济带,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科学合理地运用涉农税收优惠政策,能有效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本文从江苏省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分析入手,阐述剖析涉农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完善涉农税收优惠政策提出建议,全力支持和促进江苏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