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矿床成矿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2006铀矿地质博士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矿床地处新疆伊犁盆地南缘西段,含矿岩系具有良好的泥-砂-泥结构.在成矿期干旱、半干旱古气候条件下,在蚀源区和含矿岩系本身的丰富铀源,大气降水水源以及含矿岩系中的各种矿化剂等有利因素组合下使矿床形成成为可能.在含铀溶液循环过程中,来自补给区含氧低矿化度的HCO3-Ca或HCO3-Ca·Mg型地下水进入含矿含水层后与岩石中的铀及其它矿物相互作用,水中5O42-、Na+含量明显增高,使水化学类型变为SO4·HCO3-Ca·Na型.当地下水由氧化环境进入到还原环境时,由于脱硫酸作用又使水中SO42-减少,H2S、HCO3-含量增高,水化学类型演化为HCO3·SO4-Ca·Na型或HCO3-Ca·Na型,导致水中铀存在形式以UO2(CO3)22-和UO2(CO3)34-为主.512矿床含铀地下水从氧化环境进入到还原环境与矿床北部控制局部排泄源的隐伏排泄源有关.笔者认为含铀地下水流入断裂带附近时发生脱硫酸作用,形成碳酸铀酰离子,在还原环境形成沥青铀矿沉淀.本文研究 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背景,铀在水中的存在形式,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以激光成像探测系统为例,应用距离选通技术和现场扫描技术研究激光成像在水下目标探测中的应用,证明激光成像探测分辨率高,使于直接识别目标等特点
本研究从淡水河口之红树林分布观点探讨河口地形演化关系,希望能了解淡水河口的红树林的发育了解这些河口地形与水文特征.
本文介绍了因人类活动对海岸地貌造成较大改变,而这种非自然突变可引起气候模式的非良性改变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响应.说明如果不是人类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生态,环境气候方面的许
研究海洋对我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度、作用机制与相关对策是对区域与部门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丰富,也是对海陆复合生态系统演化机制的探讨,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资
本文介绍了沿南京幕府山长江基岩岸段所发现的古洪水水位遗迹,分析古洪水与现代水位记录,沉积地层,C定年与地质文献资料,证明了长江南京段防洪堤的高度是合适的.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而海岸带是陆海交互作用的特殊
人为活动改变了自然海滩过程,致使秦皇岛现代岸滩在新的动力场作用下发生相应演变.利用10年间隔的遥感资料判别,通过时序性遥感资料所表征的岸滩演变状况分析,可揭示人为活动
本文介绍了海岸海洋系统的研究意义,从系统类型、海岸线变化、沉积动力、沉积、生物和人类活动等方面阐述了海岸海洋系统的多样性,最后论述了海岸海洋系统对环境变化响应的敏
本文根据上世纪90年代末期对我国黄东海海域监测调查所获得的有限DO数据,利用ArcView GIS平台的3D Analyst和Spatial Analyst模块,建立了该海域春夏秋冬四个季节DO分布的DEM
信息集成模型是遥感航测集成原理的深入表述,是遥感航测集成方法的高度概括,是集成技术应用的快速捷径.笔者认为"遥感-航测技术集成"系统的构成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即数据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