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纳米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银由于其优良的抗菌特性,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医疗卫生的各个方面[1]。纳米材料特殊的性质决定了其在环境中的去向以及与生命系统相互作用的特征[2],因此其潜在的环境与健康风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其他文献
  短链氯化石蜡(Short-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SCCPs)是碳链长度为10-13,氯化度在30-70%的氯代正构烷烃.SCCPs具有远距离环境迁移能力、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等POPs
  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是环境和食品中毒性最强的两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PCBs化学性质稳定,亲脂性强,且半衰期长,如PCB153在人体中的半衰期长达12.4年[1].
  近年来,环境中的抗生素残留成为一类新型污染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其在环境中的浓度低、水溶性较好,常规的污水处理技术不能有效去除。吸附是一种能够较好去除水体
  为探究内源性甲醛对血管张力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本文采用离体灌流方法,探究其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相比,0.04、0.08 mM甲醛有一
  短链氯化石蜡(SCCPs)作为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由于氯化石蜡是一类直链正构烷烃氯化衍生而成的复杂混合物,对其在不同基质中的定性定量分析是化
  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发现二恶英(TCDD)和Aroclor1254(一种多氯联苯的混合物)共暴露ApoE-/-小鼠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肝脏脂肪变性。为了探讨TCDD和Aroclor1254共暴
  羟基自由基(·OH)被公认是生物系统中产生的最具活性的活性氧物种,能导致生物体内DNA,蛋白质和脂质氧化损伤.过渡金属离子催化的Fenton反应是·OH产生的经典机制.N-羟基-
  滴滴涕(DDT)作为杀虫剂,曾于上世纪50-80年代在我国广泛使用。虽然工业DDTs在我国已禁用三十年,但持久性和长距离迁移特征使其仍能在各种介质中被检出,给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诱导产生活性氧物种(ROS),引发氧化应激效应是纳米金属氧化物主要的毒性机制。纳米金属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和粒径是决定其氧化应激效应的重要因素,逐一测定不同粒径的纳米金
  人类在普通环境中也通过各种途径(饮水,食物,吸入性颗粒物等)暴露于砷1,2,与砷相关的生殖毒性已经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关于砷对正常精子不育风险的影响还鲜有报道。本次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