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出版融合发展人才创新培养的做法与探索

来源 :第五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an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时代出版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就时代出版融合发展人才创新培养的做法进行探讨.为推进文化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带动融合发展,时代出版投入大量资金、资源,重点打造科技研发、转化应用、资金投入三大平台,充分发挥文化科研创新体系的带动作用,为文化科技创新人才创造干事创业的成长环境。
其他文献
标准的应用与实施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在编辑出版各环节中使用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指导编辑加工工作。这是对出版人员标准化素质的最基本的要求。二是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编制出版企业标准。由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适用范围大,标准中的各项指标、要求并非一味求高,而是以普遍适用为目的。相对企业来说,标准中的具体指标设置相对较低,要求的针对性较弱,标准中的定性规定多于定量规定。因此追求高质量的出版企业需要在研究国
本文用四个同音不同义的“shi”和“shou”来进行“互联网+”时代的出版行为特征素描,通过做好加减乘除运算提升“互联网+”时代的出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数与网”的时代即“互联网+”的时代真的到来了.它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又提供了绝好机遇.而要抓住机遇,只能走与互联网融合之路,而人才队伍的建设,自然成了实现融合的关键.在出版人才建设中,仅就编辑来说,至少要建好三支队伍.
出版社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和文化创意组织,以编辑为代表的专业人才是支撑其生存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互联网+”的变革,要求出版从业者在传统出版基本功之外,还要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提升适应行业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创造出可持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给出版人才培养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变革,高等教育出版社提出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探索、促进业务创新的推手,大力倡导“员工和
互联网+时代给出版业带来了巨大变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迅速发展,移动阅读、在线教育、电子商务、个性服务等出版业务形态层出不穷.出版形态多样、出版流程变新变快,使得编辑的职能定位和工作范围也随之发生转变.出版业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数字出版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数字出版编辑,需要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和精准的服务来吸引用户、沉淀用户.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在我国高等学校引发了广泛的影响.本文在回顾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背景和意义基础上,以北京印刷学院卓越出版人才培养特区计划——第一届韬奋实验班为例,总结卓越出版人才培养相关经验,探讨卓越出版人才培养特点与规律,为卓越出版人才培养相关高校提供借鉴.
在大数据背景下,首先要根据教育出版的性质,强化用于教育目的的各类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性。这些数据库不仅在教材的阶梯性编辑方面作用重大,在内容推送方面也十分有意义。其次,选题的规模化、系统化也是考验编辑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充分的市场调研使人们看清了选题的方向,但是也绝不能一味地顺应市场,而是要前瞻性地引领市场。同时要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逐步整合身边资源,构建系列选题的产品线;而逐渐形成的系列产品要求必须
互联网+传统出版,预示着传统出版机构必须向网络媒体转型。所以要实现和读者的无缝对接,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将成为出版服务需要研究的重点。在研究产品过程的切身体会和教训是:一要小,产品要小,切口要小;二要准确,抓住行业痛点;三要快,一般项目要3-5个月成形,早起有食吃,晚了就没有你什么事了。此外互联网产品需要技术,但是技术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商业模式。
出版业的未来取决于对大数据的利用。对出版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找到读者。现在有物联网,有云存储,有大数据。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出版将会更有针对性。可以通过收集国际的数据,寻求版权合作。还有日常管理,就是书店的最佳库存、出版社的日常管理等等,都可以利用大数据。而出版业的竞争将来也会是数据的竞争。学会利用大数据,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互联网+”时代的出版思维需要创新.文章从编辑个人这个层面,谈谈在当今这个变革的时代之下,编辑在这个环境下怎么样生存?怎么样发展?怎么样取得应有的话语权?传统编辑要转型,需要在思维上创新,唯其如此,产品的运作才会按照比较先进的思维去运转。关于创新,哪怕是编辑个人这个层面,除了这个思维创新或者商业模式创新以外,至少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维度,就是管理机制创新和出版技术创新。笔者认为至少是从这三个维度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