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突发事件中信息聚合平台推进知识服务效能提升--面对信息流行病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w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阐述了WHO给出的行动纲领,然后分别从药审数据打假、国际期刊论文下撤到新冠肺炎临床注册研究进行论述,最后分析信息聚合服务平台的实践方式。
其他文献
建盏是宋代饮茶习俗与审美方式高度融合的统一体,它的兴起与宋代盛行的“斗茶”之风密不可分。早在南宋时期,建窑生产的建盏就已大量销往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风靡海外,成为“
建盏的纹饰有:乌金釉、兔毫釉、油滴釉、暇变,以及杂色釉。现就常见的油滴釉和兔毫釉的形成做一个简单的陈述。从烧制工艺上看,黑釉的釉质含铁(Fe203)较高,5%-7%左右,并施釉较厚,
经过大量新、老建盏整器与残片之釉相交叉比对之后,作者发现新、老建盏的美感与神韵之所以有差异,竟然藏在显微镜放大200倍之下的斑纹晶相里,简言之即是油滴、兔毫斑纹的“玻化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美学发展的高峰,而宋人的文人四艺更是将日常生活的点荼、焚香、挂画、插花提升至艺术境界,其中点茶文化与陶瓷文化的发展紧密相关,进而发展出宋朝特有的建
本文通过对宋代文学家苏轼及其门士关于建盏诗词的解读,论述其文化生活内涵和审美意绪,阐发宋代斗茶艺术的精神世界以及对建窑工艺在现代传承创新的启示.
烧制曜变盏所使用的胎釉材料需要精细化,由于釉色形成条件过于苛刻,入窑前应将胎、釉原材料尽可能精细炼制,尽量减少变形、开裂等瑕疵的概率,窑炉也需做出相应改造。
In order to create a research ecosystem that is fit for the needs of the 21st Century, we must:Create and strengthen rewarding connections between people and or
主要介绍了大灾大难面前,科技期刊履责担当的方式,并基于对后疫情时代的思考,认为在未来应实现以内容聚人、用平台工作、靠粉丝赚钱,从“以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向“以线上
服务知识创新,应打造高水平中文科技期刊(集群),搭建学术传播平台,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助力科研人才培养,中文科技期刊内容建设工作包括组稿、约稿以及特色专题。
学术服务能力至关重要,其内容包括成熟的医学新闻和应急报道机制,2003.3.3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篇多伦多SARS报告,4.2发表CDC主任Julie的网络评论,几天后发表香港的流行病学报告,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