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M-GRNN耦合模型的尾矿坝浸润线预测研究

来源 :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z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尾矿坝的渗流边界条件极为复杂,采用的二维简化理论分析法的计算结果有可能与实测浸润线的结果相差较大,急需一种能较为准确预测尾矿坝浸润线位置的方法。在深入剖析尾矿坝浸润线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RNN神经网络和GM(1,1)灰色理论的尾矿坝浸润线预测模型。通过某尾矿坝的工程实例说明基于GRNN神经网络(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和GM(1,1)灰色理论的尾矿坝浸润线预测及控制方法在尾矿坝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此组合模型兼有灰色预测和GRNN神经网络预测的优点,既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具有所需要的样本数据少,原理简单,运算方便,短期预测精度高,可检验等优点,也发挥神经网络并行计算,容错能力强,自适应能力强等优点,模型既克服了原始数据少,数据波动性大对预测精度的影响,也增强了预测的自适应性。
其他文献
以地下围岩抗爆工程为背景,以小药量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为手段,对爆炸波在含多组空穴的混凝土介质中的演化规律和衰减机制进行研究。通过改变单组空穴距离爆心的距离和两组空穴的组合形式,考察爆炸波的波形演化和压力衰减,从而对爆炸波在传播过程中被单组和多组空穴的屏蔽效应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改变多组空穴的爆心距离和组合形式,可以有效地衰减爆炸冲击波的压力,从而达到保护地下洞室的目的。为新型围岩抗爆加固技术
以重庆市朝天门地下立交段为工程背景,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上下交叉的近接隧道在不同施工顺序下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后建隧道的施工将对既有隧道位移产生影响。在同样的条件下,以拱顶和隧底的位移作为相互影响的判断标准,隧道下穿近邻隧道时比上穿更为合理,同时,两隧道的影响值在交叉点附近一段区域影响较大,距交叉点越远,其相互影响越小。当隧道上穿既有隧道时,只有当掌子面接临近叉点时才对正交面的拱顶和隧
本文以北京某地下管沟隧道侧穿附近住宅楼的风险评估工作为背景,首先采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分析确定了住宅楼的已有交形;之后在确定了合理的地层损失率条件下,对隧道施工可能引起的住宅楼及周围地层变形进行预测分析;最后综合考虑住宅楼己发生变形及隧道施工对住宅楼变形影响的预测结果,对隧道施工后的住宅楼总变形进行预测,并对其安全状态进行评价。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了一个更为合理、科学的结构损坏
莫尔应力圆是根据连续介质提出来的。但它也应用于非连续介质(如土)。为了克服莫尔应力圆在土中应用存在的缺陷。本文根据干砂的物理特性,提出了考虑非连续性的干砂应力圆条件。该应力条件能更好地满足土的力学分析需要。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利用封装应交传感器的光纤光栅锚杆获得的监测数据,研究了顶板从稳定状态到损伤发展直至顶板冒落的全过程,并基于采集的不同围压、不同冲击振动强度下损伤顶板与完整顶板应变动力响应信号,利用小波变换提取振动响应信号的频带能量分布,得到了损伤顶板的频带能量分布特征。基于室内试验研究的结果,进行了以某金矿七号矿区和道北庄子矿区为背景的工程实例应用研究,通过现场爆破振动监测,对室内试验的结论做了
本文通过野外化爆产生的爆炸震动,对钢板屏蔽室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测定屏蔽室的各项性能参数,研究屏蔽室在爆炸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及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焊接式钢板屏蔽室结构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拼装式屏蔽室结构强度偏弱,在爆炸震动加速度达到7~8g时,出现局部钢板塑性变形、部分锡焊点脱焊等局部损伤现象,使屏蔽室的屏蔽效能下降。针对爆炸震动作用下屏蔽室可能发生钢板局部塑性变形、连接处接缝破
公路路基下岩溶发育诱发的地质灾害对于公路工程的安全运行是重大地质灾害之一。通过介绍地质雷达检测的原理、方法及检测过程中相关参数的选择,并结合实际工程,利用地质雷达研究了公路路基下岩溶发育引起的溶洞的位置及规模,对所测地质雷达图像进行分析解释,从而为有效的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深基坑开挖工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已成为岩士工程的研究热点。在基坑工程施工中,需要根据周围环境、建筑安全等级等对变形进行严格控制。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及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选取分层开挖的分层数N/H,分层最大厚度h,分步开挖步长L和墙体最大水平位移Dmax/H等四个因素进行重要性分析,并确定N,h,L对Dmax的相对影响程度。结合深基坑工程实例,采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选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序
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模日益增大,然而,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工程事故不断出现。如何加强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和控制工程事故的出现,成为了轨道交通工程中的一大难题。文章在分析国内第三方监测现状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管理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涵盖前馈信号分析、反馈信号分析的第三方风险评估制度的安全管理方法。主要客观了其评价性质和地位,介绍了管理办法的工作内容和风险分析的内涵,初步认定了风险评估的管理责
塔状结构对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较为敏感,当隧道近距穿越时,结构易受扰动而产生不利影响。结合北京地铁大兴线06标区间隧道暗挖穿越既有微波通信塔施工,对该工程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进行了探讨。穿越前进行的监测试验表明,隧道拱部分别采用“单层小导管120°”与“双层小导管180°”注浆加固,既有结构相应地表沉降分别超标约67%与20%,故仅凭洞内加固无法实现控制要求。综合经济、进度考虑,最终增加了洞外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