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数字化接骨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3D打印数字化接骨板技术运用于肱骨远端髁间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科收治的手术治疗肱骨远端髁间骨折患者13例,随机分为两组,3D打印组(6例):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精准制作1∶1大小的、手术部位的实物模型,模拟植入位置、螺钉植入方向、长度,并根据不同个体制作成数字化的解剖接骨板,术前模拟复位骨折块,模拟手术过程;传统手术组(7例):采用常规的传统手术,肱骨远端解剖接骨板固定治疗.均采用相同术式,经肱三头肌内外侧联合入路.比较两分析组手术时间及随访6个月以上的肘关节功能(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3个月,手术时间:计算机辅助组为(70.6±12.1)min,常规手术组为(92.6±17.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的肘关节功能评分:3D打印组优3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83.3%;传统手术组优2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71.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D打印技术结合数字化个性接骨板技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并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35例患者结合剖宫产史、临床症状、β-HCG值及B超检查诊断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35例患者根据是否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分为栓塞组和未栓塞组(因行其他手术方式大出血而急诊行栓塞术的患者归为未栓塞组).栓塞组21例患者选择右侧股动脉为穿刺血管,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成功后,送入5F的导管鞘.顺着导管鞘送入4F Cobr
目的 研究三代双源CT双Flash扫描模式提高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可行性. 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采用第三代DSCT行CCTA检查的患者126例,心率不高于80bpm.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双Flash扫描模式,扫描期相为30%和65%.B组采用Sequence扫描模式,扫描窗宽为30%-65%,重建两期图像.两组病例对比剂注射方案及扫描参数相同.所有图像传至工作站进
目的 分析归纳原发性肺粘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本病认识. 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粘液表皮样癌病例13例,其中10例术前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CT平扫.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其CT表现,并比较不同病理级别的PMEC的CT特点. 结果 13例中男性7例,女性8例,发病年龄约43.1±13.3岁.病灶长径为1.2-4.5cm,均表
目的 前瞻性采用改变体位与口服倍他乐克对照组,观察降低心率后冠脉CTA的成功率。 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88例受试者分别采用改变体位和口服倍他乐克的方法降低心率后,行冠脉CTA检查,对比两组冠脉检查合格率。 结果 经统计分析采用改变体位降低心率组较口服倍他乐克组,冠脉CTA成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采用改变体位能有效降低心率,无需服药,能够满足冠脉CTA的检查要求。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治疗多囊肝的临床疗效. 方法:5例经CT诊断为多囊肝的患者,临床表现为腹胀、易饱、下肢浮肿、胃食管返流等.经股动脉穿刺,将导管送入肝动脉造影,确认囊肿的供血动脉,注入PVA颗粒和微弹簧圈,将囊肿的供血动脉栓塞.比较术前及术后12月患者的囊肿体积大小,采用t检验. 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栓塞成功,术前的囊肿体积为2980-5020 cm3,平均值为3760±860 cm3,术后12
目的 探讨单源双能CT综合分析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卵巢输卵管积脓积水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6年3月间,在我院行能谱CT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1名(15例),卵巢输卵管积脓积水6名(9例).应用GSI综合分析平台,分别测量和计算各病变最大囊腔囊液的的常规混合能量CT值、不同单能量keV(40~140 keV)的CT
目的:胸腔镜切除未定性肺部结节手术的难点在于术中空间小,术中难以快速寻找病灶.本研究采取术前CT引导下细针穿刺并注射美蓝定位结节的方法,了解其对于手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录我院2015-2016年期间118例肺部未定性结节患者,观察组57例;均术前6-12小时行CT引导下细针穿刺,细针穿刺后抽出导丝,注射美蓝稀释液2ml,平均操作时间15min.穿刺过程中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对照组61例未行CT引
目的:探讨经骶前间隙轴向椎间融合联合显微内窥镜下后入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骶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33例腰骶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心理评估、术前训练、术后护理、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功能训练等,观察良好的临床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结果:1例患者术后出现骶前血肿,予以伤口局部换药、引流1周后血肿吸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的各种
目的探讨利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位先天性髋脱位中双下肢长度的平衡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CroweⅣ型先天性髋脱位患者15例15髋,男性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1岁.采用S-ROM股骨假体,部分结合股骨截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通过双下肢全长片测量双下肢骨性长度,并测量肢体外观长度,行腰椎侧方应力位片及下肢垫高骨盆摄片评估骨盆倾斜的可代偿性.Harris评分14-54分,平均37分.骨盆失代偿
目的:观察开放止血带止血在内侧髌旁入路(MedialParapatellarApproach,MP)TKA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1~2014.1在我院行MP-TKA手术153例患者180个膝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获得3月以上随访.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87例实施开放止血带止血的MP-TKA(以下称试验组),93例实施全程止血带止血的MP-TKA(以下称对照组),记录术前HSS评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