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达省份之欠发达区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现状、问题及政策仿真研究——基于浙江省丽水市的案例分析

来源 :中国社会保障论坛组委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ong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一个沿海发达省份出台关于省级如何覆盖农村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指导性意见和办法,其原因在于,其欠发达区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始终是构筑其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薄弱点和难点。本文正是基于此视角,选取浙江省丽水市作为发达省份之欠发达区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进行案例分析,以“有限财政”责任理念做支撑,运用国民生命表技术、保险精算技术、人口预测技术、基金运营平衡与风险分析方法等理论知识来探讨当前丽水市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其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切入点的可行性,进行了问卷调查、现状与问题分析、宏微观社会经济与人口变量的关联特征挖掘、制度设计与安排、有限财政责任界定、政策路径仿真与基金运营风险评估等定性和定量的论证研究,最终提出了具有普遍特征意义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为发达省份寻求到2020年动态型的构筑和推进其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研究范例。也为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一套集多学科理论方法和政策仿真技术与制度设计安排、参数识别于一体的链式研究框架体系。
其他文献
传统的社会保障观念认为:社会保障是指社会成员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收入不能维持必要生活水平等状况时,获得由国家或社会提供的保障基金。这只是一种事后救济的保障观点,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其实,如果从政府责任角度观察社会保障,政府对社会不仅仅有事中处理、事后救助之责任,更有着事前的风险预防责任。事前的预防、事中处理、事后救助应组成社会保障不可或缺的三部曲。只有如此,社会保障才能发挥其真正
作者首次提出建立农村渐进尚齿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即由政府出资,首先对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按月以100元为基数发放养老金,数额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并随经济的发展逐渐向低龄老年人推进,养老金基数也随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增加。为此,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①谁是最应受到敬养者——从中外传统文化、现代文明的角度阐述了敬养老具有世界性,指出老年人是最应受到敬养者;②谁又生活在社会最底层——通过对生存状况的分析
失业保险既是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支柱。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城镇失业问题,我国逐步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制度框架的限制等原因,近年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体现不明显,出现失业保险扩面难、基金结余过多等问题,影响了失业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当前从实际来看,失业保险基金实力增
公民的社会保障权是基于人权中的基本生存权而获得,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应以社会保险为主。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二元经济结构政策,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险已形成并渐趋成熟,但农村社会保险还刚刚开始。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险立法层次还很低,更多以政策和文件形式出现,立法层次低下导致农村社会保险的推行很不系统、不稳定和不统一,因此农村社会保险的建设首先应从法制建设开始,应在我国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
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背景下,基于系统整合视角,本文以重庆市被征地农民中办理农转非户籍人员(以下简称“被征地农转非人员”)为分析对象,对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个尝试性探究,对有关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构成条件、制度整合。以及推动被征地农民可能持续发展的社会整合三个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剖析。
根据中国共产党17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20年战略目标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老有所养”,本文探讨了“老有所养”的含义和实现全民“老有所养”过程中全体人民的养老金总需求问题;分析了现有的国家的养老金政策;提出了实现全民“老有所养”的政策建议。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不顺畅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通过对江苏、广东等有代表性省份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现状研究,分析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运用博弈论的原理和方法探究存在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同时,对转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当前条件下解决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可能的对策建议。
就业和失业保障的科学发展离不开制度自身的结构完善和功能优化,需要关注于制度的公平覆盖、效率持续和能力提升。本次论坛关注热点主要集中在失业保险制度的评估、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影响评估、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特殊群体就业问题以及就业与社会保障关系研究等方面。
本文基于国务院提出的“计划生育家庭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应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政策精神,依据分群体非均衡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整合农村现有有限的养老资源、有限财政责任的理念,创造性地提出将现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转化为对计生夫妇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补贴,即变现有的“到龄扶助”为“即期投入”的养老保险模式,并基于模型测算与仿真分析,比较系统地论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与推
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阶段性现象,最终必将伴随着社会转型的完成而消失,在这种背景下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不宜通过单独建立一套长时效的、固化的制度来解决。本文设想通过降低个人缴费基数的下限对现行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使其能够适应农民工特点与需求,以“融入式”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在政策设计上给农民工更大的选择权,同时避免了制度的碎片化趋势,有利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长远发展和最终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