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北川羌族自治县志》的民族史观

来源 :第五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川县编史修志,旨在资政育人。冀望《北川羌族自治县志》发挥其资治殷鉴的社会功用,正如“序言”说的为北川县“干部群众全面了解、研究北川社会主义建设历程提供了详实的史料,是全县各级党组织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北川教育的乡土教材,必将激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北川、热爱新北川的热情和斗志。”《北川羌族自治县志》对“民族”的详细记述,展示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精粹,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独特生命力的根本。北川地区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和发展着的民族文化,在各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对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是各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思想先导和精神根基,对民族的生存、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北川羌族自治县志》反映了绚烂多姿的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特色,充分向读者展现北川地区的民族风情和民间文化,并把更多的笔墨用在体现各民族团结奋进、共谋发展的精神面貌上。《北川羌族自治县志》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记录少数民族活动的论述方面,体现出自觉传承的民族编纂观;在记述各个民族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体现出各族同源的民族平等观;在论述各民族关系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体现出和平共处的民族友好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北川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相处。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鉴古知今,继往开来。相信只要坚持正确的民族观,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团结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如期实现。
其他文献
近年来开始同时教授本校的学生的茶艺拓展课和对口小学的茶艺社团课.一样的教学主题、不一样的听课学生,这就对我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就是如何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
闵行区梅陇中心小学是一所位于上海西南角的普通公办小学。学校始建于1906年,现有镇西、罗秀两个校区,共29个班级,84名教师,近千名学生。1996年,在区域推进素质教育活动中,学校首次
北京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试验区,基础教育改革政策、文件的陆续发布,让每一位身处其中的教师、学生真切的感觉到教育变革的迅猛.2014年1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颁布《北京
作为一部民族地区的志书,《北川羌族自治县志》不仅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着力突出地方特色,还以浓墨重彩介绍了北川的人文资源。北川是古代治水英雄、我国第一个国家政
关于志书质量,继2006年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之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2007年11月、2008年9月正式印发了《关于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的若干意见》和《地方志质量标准》.
从石狮市方志委成立之日起,市长即为市方志委主任,石狮市续志工作启动后,由市长挂帅担任总编,市方志委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人任执行总编,负责日常编纂工作。借用这一体制之长,市长
《北川羌族自治县志(1988-2007)》作为二轮修志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的县级志书,深感其是一部浓缩北川民族文化、古迹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的丰富文化资源的宝库.是一部从内
方志工作者应主动顺应信息化发展需求,深挖方志工作潜能,注入科技活力,拯救性地开展方志资料运用创新工作,妥善保护和利用濒危的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方志资源数字化,探索数字方志平台
“金无足赤”。《石志稿》诚然是一部特色鲜明、质量优秀的志稿,但也有美中不足之迹,有可资商榷的地方。就对服装业的记述而言,在《工业》卷第三章中,把服装业作为工业的主要门类
时代特征与地方特色、篇目设计、图文,既是个理论问题,又是个实践问题,是编纂地方志书中经常遇到的。《石狮市志(1998-2010)》在这些方面作了尝试和探索,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