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政工程到城乡基础设施--论专项规划教学的供给侧改革

来源 :2016中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的攻坚阶段,但实践中面临的难题,并不在专业技术知识本身,更多在诸如部门统筹协调等系统性问题,揭示出当前规划院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传统的市政工程规划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与实践需求相脱离,急切需要顺应发展趋势,革新理念.本文归纳了以往市政工程规划等专项规划教学特点,结合规划行业发展的三个趋势:从条条框框、纵向分割向大工程观转变、从灰色基础设施向绿色基础设施转变、从规划设计师定位向多种职业角色转变,提出具有整体观、生态化、多样性的基础设施规划教学改革方案.
其他文献
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转型迫切需要规划与社会学的交叉人才培养,建构基于规划专业特点的城市社会学特色课程意义重大.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参与城市规划本科专业城市社会学课程
为应对新版《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指导性规范》对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教学内容提出的新要求,满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对具有处理城乡发展与自
会议
面对城市发展的新常态,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如何应对存量规划、产业发展多元化等诸多发展变化.我校在控规教学模式中做了一些新的探索:适应地城市发展的新常态、
中国建筑史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的主干课程,但其内容多、课时相对较少,学生短时间内无法系统掌握中国建筑的营建智慧.本文针对近几年在本科中国建筑史教学实
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改变了时空的统一性和信息的流动方式.以面对面交流为主和时间(年级)为线索的线性专业教学、知识流动方式已发生重大改变.本文以互联网条件下知识流动方式的
针对学生对规划原理理解不深,在实践中应用不到位的问题,通过开设"城市模拟与规划"课程探索解决途径.课程主要讲授多代理人模拟及其规划应用,主要目标是提供学生理性规划的工
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增长飞速,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随着城乡规划事业也得到促进和发展、城乡规划学成为一级学科的发展态势下,新办该学科的院校越来越多.贵州民族大学立足于贵州
2012年起,我校开始在城乡规划专业系列设计课中加入乡村规划设计的教学环节,乡村规划设计课是与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联动进行的.首先,分析了乡村规划设计课与总体规划、修建性
会议
城乡规划专业的本科教学改革因学科自身的多重属性和新形势下要求较高的培养目标而成为影响学科及专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以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为例,基于自身思考和教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相对比较理性、抽象,在教学中学生兴趣并不高,存在一定的教学难度,其教学方法与研究迫在眉睫.文章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抽象条例,直观案例;讲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