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洗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来源 :2008中国活性炭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l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炭作为一种吸附剂,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生产各个领域,由于灰分、铁含量过高,已难以满足现代制糖、制药、味精、饮料等行业产品质量的细分要求。随着工业科技的快速发展,着力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应用产品质量,酸洗是改善活性炭理化指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着重探讨了酸洗量与煮洗时间对灰分和铁含量的影响,可有效提高活性炭的专用性能。
其他文献
以玉米芯酸水解制糠醛的废弃物为原料来制造活性炭,在实验过程中用蒸汽为活化剂,分别在不同的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活化、除灰分和精制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对比确定最优化的工艺条件。从而将一种严重污染环境的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资源。
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活性炭的孔隙结构有不同的要求,活性炭孔隙结构调控规律的研究是根据需要制备合适孔径结构活性炭的前提条件。分别考察了在内扩散控制条件和化学反应控制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和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化学反应控制步骤下所得活性炭具有单一的微孔结构,而内扩散控制步骤下制备的活性炭具有一定的中孔分布。在相同烧失率下,内扩散控制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高于化学反应控制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的碘吸
主要考察了活性炭及铵盐改性活性炭处理NOx的性能。实验发现,活性炭可以有效地消除NO2,但同时产生了NO。利用尿素缓释NH3的特点对活性炭改性后,可以将NO2部分还原为N2,减少了NO的生成量,有效地改善了活性炭处理NOx的效果。
世界活性炭需求量的增加,使原料变得紧张。开发和节约资源,是解决原料紧张的重要措施。用桑枝为原料,znCl2为活化荆,在充氮条件下,采用低温450℃活化,得率为50%,同常用的高温活化比较,生产1吨活性炭就可节约1吨桑木屑。且制备出的药用活性炭亚甲基蓝吸附值高达285mg/g,糖用活性炭A法焦糖脱色率100%。
研究了微波功率、微波辐照(即再生)时间、废活性炭纤维的用量3个因素对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再生活性炭纤维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微波功率;对得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再生时间。对碘吸附值的最佳再生条件为微波功率50w,再生时间10min,废ACF用量6g;其再生优化结果碘吸附值为1194.6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1.3mL/0.1g,得率为83.4%。
活性炭法联合脱硫脱硝技术是一种可资源化的烟气联合脱硫脱硝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作者介绍了国内外活性炭法联合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活性炭质材料脱SO2主要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SO2经表面反应最终生成硫酸而脱除;脱硝则多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方法(SCR),通过脱除剂表面的活性中心催化NO与还原剂NH3反应生成对环境无害的N2而脱除。活性炭质材料的
活性炭因其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独特的孔结构,被广泛应用于防护滤毒材料的制备中。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高新材料也应用于防化装备中,但活性炭在防化装备领域中的应用地位仍是其他材料所无法取代的。新时期为了提高我军防化装备的水平,有必要不断探索活性炭在防化装备领域中的发展。基于活性炭的材料特性及防毒机理.概述了活性炭、浸溃活性炭及活性炭纤维在防护装备领域中的应用。
活性炭经过酸碱处理后,其孔隙和表面都会残留大量酸碱溶物及剩余的酸碱。水洗是清除这些多余物质的有效方法。清除效果是还原活性炭孔隙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关键。准确的估算出水洗效果,对于生产过程具有指导作用。作者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准确易用的估算方法。
利用磷肥工业生产中1.5 m2翻盘式真空过滤机及其附属磷酸萃取系统对氯化锌法活性炭生产中活化料氯化锌回收,1吨活化料分4次萃取、洗涤,进行了回收处理,取得了初步满意的结果。表明此工艺过程可以稳定地连续进行,回收率可达到90%,出液浓度在45Be以上。
浸渍活性炭是化学防护器材的核心吸附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吸除化学毒剂蒸气,因此,浸渍活性炭吸附材料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防护器材的防护性能。作者对ASZM-TEDA浸溃活性炭的防护性能、作用机理及其在化学防护器材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表明由ASZM-TEDA浸渍活性炭装填的防护器材可对几乎所有现存的化学毒剂提供有效的防护。但对于有毒工业化学品的防护是有选择性的,对于高沸点、低饱和蒸气压或能直接和浸渍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