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大脑皮质的细胞构筑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o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明斑马大脑皮质的分层及其神经元的细胞构筑特点。方法:取正常成年斑马大脑组织,石蜡切片,片厚4μm,HE染色,明视野光镜下观察并显微摄影。结果:(1)斑马大脑皮质由外向内分为6层,即:分子层、外颗粒层、外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内锥体细胞层和多形细胞层。(2)斑马大脑皮质内主要有3种类型的神经元:锥体细胞、颗粒细胞和梭形细胞。(3)斑马大脑皮质各层厚度,神经元类型、大小、形态和排列方式都不相同。结论:(1)斑马大脑分层和神经元类型与其他马属动物相似。(2)斑马大脑皮质内发现数量较多的贝兹细胞,这与其生活习性有关。(3)斑马大脑皮质分子层相对较厚,是马属动物所特有的结构。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分析无公害农产品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现状,探讨了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对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目的:为探究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山羊胃肠道的定位分布、形态特征与发育性变化。方法:选用0、30、60、90、120、150和180d龄雌性济宁青山羊,按试验要求取材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结果: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腺体和固有层,有“闭合型”和“开放型”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细胞在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均有分布,但未能在瘤胃、网胃、瓣胃和直肠中检出.Ghr
为了研究中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四种标志物在发情期山羊黄体中的共存情况.本试验采用免疫荧光三标记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用江苏捷达细胞形态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四种物质的三标记组合阳性细胞中在黄体组织中广泛存在.而且两两组合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7.结果提示各个组合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四种物质很有可能共存于同一个细胞中.
运用常规组织学制片方法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技术对小鼠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睾丸组织结构和Crb3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个体发育,曲精小管的直径及生精上皮的厚度不断增大,管腔则由小增大、变小再增大;睾丸曲精小管内生精细胞处于动态的发育变化中,2周龄的生精小管内仅有增殖分裂的数层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4周龄时出现各级生精细胞、但无精子形成;之后继续增殖分裂,至8周管
V13KL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抗菌肽,具有高效、广谱、低溶血性等特点。将V13KL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b(+),并在目的蛋白N端设计肠激酶酶切位点,构建出pET30b(+)-VK13L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 (DE3),优化诱导条件,使得抗菌肽得到了高效表达。经Tricine-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目的蛋白的分子量与预期一致。实验
采用超敏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大鼠胚泡植入期卵巢组织内IFN-γ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IFN-γ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的颗粒细胞中均有表达,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的卵母细胞中中等表达,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的内膜细胞中IFN-γ高表达,在成熟卵泡的内膜细胞低表达;在卵巢组织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粒性黄体细胞、生殖上皮中高表达,在卵泡液中中等表达。结果提示,妊娠有机体生
以长白山野猪与山东省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的杂交l代猪(简称野莱F1代猪)和长×大白猪(各18头,公母各半)为研究对象,采用舍饲+放牧的方式,利用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绿色玉米、豆粕、麦麸组成的日粮,在同样条件下饲养至90kg左右时,按照标准方法进行屠宰,对试验猪的常规肉质性状、脂肪酸组成、肌肉组织学性状、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野莱F1代猪肉的肉色、大理石纹、失水率、滴水损失
为了研究TLR4在鸡小脑组织中分布特点和规律,取2周龄鸡脑组织,制作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法(Strept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method,SABC)法染色,检测鸡小脑组织TLR4主要表达分布情况。结果:TLR4阳性细胞在小脑组织的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在浦肯野细胞层和软膜有较明显表达,而分子层和颗粒层中未见表达。结论
采用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反应(AB-PAS)观察雏鸵鸟肠道杯状细胞的类型与分布。阿利新蓝(AB)将酸性黏多糖染为蓝色,雪夫试剂(PAS)将中性黏多糖染为红色。根据染色结果可将杯状细胞分为4种类型:Ⅰ型红色:PAS阳性,AB阴性;Ⅱ型蓝色,AB阳性,PAS阴性;Ⅲ型紫红色,PAS阳性强于AB阳性,Ⅳ型蓝紫色,AB阳性强于PAS阳性。在雏鸵鸟肠道内,以 Ⅳ型和Ⅳ型杯状细胞为主。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杯
为了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猪不同妊娠时期子宫内的分布及对猪妊娠的影响,本研究以妊娠15 d、25 d、50 d和95 d的梅山猪为试验动物,取子宫组织,常规石蜡切片,采用变色酸2R进行染色。结果显示:妊娠15d,子宫内膜固有层浅层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较多,妊娠26 d、50 d和95d时,子宫内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和肌层的血管内,在子宫内膜和肌层结缔组织间偶尔可见嗜酸性粒细胞。以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