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细辛剂量研究的中医药学术传承与创新

来源 :第一届、第二届中医科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nwei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承与创新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永恒主题.“细辛不过钱”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限量.然而,由于传承的缺失和曲解,以致原本在“单用”和“用末”时“不可过一钱”随意扩大到临床凡使用细辛者均不能超过3g,且历代相袭,以讹传讹,对细辛的临床应用产生了严重误导.文献研究发现,“细辛不过钱”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是正品细辛,二是用根,三是单用,四是用散剂,五是内服.五位一体,不可分割.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以法典的形式对细辛的剂量进行了明确规定,始终恪守1~3g的剂量范围,与临床实际应用严重脱节.临床研究证实,大剂量或超《中国药典》法定剂量使用细辛是中医现代临床的一种趋势,3~10g是细辛现代临床的常用剂量.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组的调查问卷发现,78.4%的专家认为,《中国药典》规定的中药剂量普遍偏小,有必要加以修订.这是时代的呼唤,是发展的需要.传承不够和缺失必然影响创新,创新不足和滞后必然影响发展,不创新将永远落后.《中国药典》作为中医药学术传承与创新的典范,应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的同时,充分论证和吸纳现代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及时修订并科学界定细辛的有效剂量范围,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其他文献
中医肿瘤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中医理论研究各类肿瘤性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辨证论治规律及预防康复保健等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涵盖了中医肿瘤病因学、发病学、病机学、辨证学、治疗学、预防学等多学科领域,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其学术特点更加明确.科学地把握中医肿瘤的内涵与外延,对推动中医药整体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肺血瘀证古之记载罕见,现行规划教材中亦弃而不载.收集先哲所论,参以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临床肺系疾病从瘀论治并不少见,肺血瘀证有形成的生理基础、病理机制,临床多表现为咳痰喘伴有血瘀征象,如:咯血、胸痛有定处、口唇指甲紫绀,舌紫有瘀斑等.现代医学普遍认为:血黏度增高、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为瘀血的病理表现,药理研究证实中药活血化瘀药可改善上述情况,亦证明肺血瘀证的客观存在.但肺血瘀证常兼见他证,易于
我国现行精神医学主要关注疾病对社会及家庭的危害,而对患者的防治和康复却是个难题.中医治疗精神病源远流长,中医称精神病为疯、癫、狂、痴、呆、神志病、郁证、心疯、失心疯、怔忡、惊悸等.分阳狂、阴狂,癫属阴.其理论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常常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明·陈士铎日:“郁病全在医者构思灵巧,病家移情易性”,一语道破治疗抑郁症天机.中医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魂宝,丰富的特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底蕴具有简、便、廉
“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科学中医学是按照中国古代理论原则建立起来的完整知识体系,应该属科学的范畴.中医学养生保健和诊治疾病,是以对人体生命运动基本形式-“清阳浊阴-升降出入圆运动”为理论基础,是一门讲究“生生之道”的人体生命科学.中医学特别重视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与自然相参相通相应,是典形的中国生物医学模式;中医学也很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在养生保健和诊治疾病过程中,处处体现出丰富的人性关怀和人
探讨中医药治未病理论与现代健康管理理念的关系.建议实施融合中医药治未病思想的现代健康管理新模式.深入阐述了中医药治未病和西医标准化干预的理论基础.论证了中医药治未病理论在现代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和西医学界大力倡导的“预防医学”思想不谋而合.将“中医药体质调理+西医标准化干预”有机结合,倡导“国粹中医、健康中国”之新时尚、新生活.
中国中医药与中国三农,都属于开放的复杂性巨系统.其发展所遇问题都是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课题,用还原论方法或简单性科学方法,是无法认识透彻和圆满解决的.钱学森先生开创的复杂性科学--综合集成、大成智慧、中国学派,为人们找到一条科学之路.本文试以此思想方法,就三农与中医药发展关系与对策,从医治“系统病”角度谈些浅见.只有医治了中医药的“系统病”,才能挽救中医、发展中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的重要使命”.为实现该目标,使贫困地区农民彻底改变贫困现状,恢复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产业扶贫将是一项有力的保障措施.蛹虫草活性成分丰富、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且人工栽培技术较为成熟,蛹虫草产业推广符合精准扶贫这一国家战略.
古老的中医药文化从几千年前的诞生起,它就深深的扎根于民间,立足于自然,走进了官方,经过几千年的演绎锤炼,建立起了完整的整体理论体系,“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注重保护人体的“正气”把生命看做自然的动态的一个整体,自身就有抗损伤修复能力,医学能做的就是扶正、调养、疏导,帮助产生自身的“药库”,让其回归有序的健康结构和功能,但无论中医药学文化多么辉煌和成就,那只是过去,21世纪的今天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不断发展成熟,亚欧大陆桥再次迎来经济、文化的互通互融;在“互联网+”热潮持续升温背景下,传统行业在新思维的理念下驶入企业发展的快车道.作为中华文化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中医药,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借力于“一带一路”和“互联网+”,成为了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保证.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瓶颈,本文重点从背景、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解决中医药“文化输出”的策
中华医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早在2000年前战国时代的医学著作《内经》中就阐述了疼痛、骨科疾病的发病机理与存在形式,作为后来人要不断去挖潜这些国粹精华,在这方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针刀创始人朱汉章教授发明的针刀医学做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努力,将《内经》中的痹症发病机理与存在形式用现代的语言加以表现,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一套新的理论与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真正做到了中医学的现代化,让传统医学有更多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