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化学氧化角度分析螯合剂优化电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后出现金属聚集现象的机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动修复技术是一种新型土壤修复技术,主要通过对污染土壤施加直流电场使土壤中产生电渗流和离子电迁移等电动力学效应,从而将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质输送出土壤,达到修复的目的。为增强修复效果,向土壤中施加螯合剂是电动修复技术中一种常用的优化手段。其原理是因为螯合剂可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发生络合反应形成在较宽p H范围内易溶的金属螯合物。这些金属螯合物通常带负电可以通过电迁移的作用沿阳极方向输送出土壤。然而有不少文献指出,在螯合剂优化电动修复实验后易出现金属在土壤中某些特定区域发生富集现象。但对于何种机理导致这种富集现象学界尚虽未有明确统一的认识。我们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以下一些研究,并选用典型金属螯合物Pb-EDTA和Cd-EDTA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Visual MINTEQ软件模拟了不同p H条件下金属螯合物的形态。我们发现过低的p H条件(p H<2)所导致的质子化现象会使少量的金属从螯合物态脱络合而形成金属离子。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EDTA电化学降解过程发现,EDTA在阳极的电化学降解电位要低于阳极水电解电位。开展的电动修复Pb-EDTA和Cd-EDTA污染土壤的实验结果也显示金属的形态会在电动修复过程后发生变化。且Pb可以在土柱p H较低的区域产生聚集现象而Cd在土柱p H较高的地方产生聚集,这与不同金属离子由于水解能力不同而被土壤吸附沉淀的规律相吻合。以上实验说明,在电动修复过程中,金属螯合物会发生电化学氧化降解现象,并释放出金属离子,这些离子在电迁移的作用下会重新迁移回到土壤并再一次污染土壤并造成金属聚集。另外,我们针对金属螯合物在电动修复过程中被降解的现象测试了几种优化手段,分别是电解液p H控制以及在阳极施加阴或阳离子交换膜。实验解过表明,控制电解液p H为2可使更多阳极所释放的金属离子从土柱中穿出并迁移到阴极,且Cd的效果好于Pb的效果。控制电解液p H为10可使脱络合的金属阳离子在阳极发生沉淀削弱其再迁移到土壤所引起的聚集效应。使用阳离子交换膜虽然隔绝的了电极与金属-EDTA的接触但可能是由于离子交换膜的极化作用,仍有部分金属-EDTA发生降解造成了较明显的聚集现象。然而使用阴离子交换膜可使阴离子形态的金属螯合物穿过离子交换膜在电极发生氧化,但阴离子交换膜可限制阳极氧化所释放出来的金属离子再迁移回土壤,达到了较好的修复效果。
其他文献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随着人口剧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日益激烈。而土地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支持农业建设的重要举措,并对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
目的:分析Ⅰ期三柱截骨矫形术用于脊柱侧凸伴脊髓纵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Ⅰ期三柱截骨矫形术治疗的41例脊柱侧凸伴脊髓纵裂患者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究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及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该院住院
我校2000年为学生机房更换了30台多媒体电脑,建立了局域网,并通过代理服务器上Interne宽带网,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了保存系统,我采用了Ghost方式,将系统备份,
<正>欧阳山尊在2005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顾仲彝戏剧文稿选辑》的序中写道:“唐槐秋创办的中国旅行剧团成立,演出的第一个戏即《梅罗香》……中国旅行剧团带着这个戏演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