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氧化法高压脱硫系统工艺优化

来源 :第二十二届全国煤化工、化肥甲醇行业发展技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化工企业合成氨装置中变换气脱硫工序存在脱硫经常性堵塔、喷射氧化再生槽硫泡沫少等问题,每月需进行系统停车对脱硫塔进行清洗或更换填料,严重影响系统满负荷、长周期运行,解决脱硫再生问题迫在眉睫。通过对湿式氧化法高压脱硫系统的优化,解决了以上常见问题,减少了频繁检修和开停车放空、排放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同时,熔硫清液回收改造后,清液全部回收,减少排水量1t/h,有效利用资源,从而降低系统消耗,做到了节能、降耗、减排。
其他文献
以癸二胺、对苯二甲酸和氨基十一酸为反应单体,采用一步熔融缩聚法,制备出共聚酰胺PA10T/11.通过研究预聚反应和熔融增粘反应工艺条件对产物特性粘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通过差示扫描、热重分析等手段对PA10T/11的耐热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与研究.结果表明,当氨基十一酸的质量分数为0~20%时,PA10T/11可以满足耐热使用要求.与其它耐高温PA相比,PA10T/11具有更宽的加工
Twin-screw extrusion using a co-rotating 32-mm extruder was applied to disperse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 and / or wood flour (WF) in poly(e-caprolactone)(PCL).A series of composites were placed
为了开发环保型芦苇纤维板,采用蔗糖代替甲醛与尿素在酸性条件下合成了环保型蔗糖/尿素树脂,然后将该环保型树脂与芦苇纤维复合制备了芦苇纤维板,考察了蔗糖/尿素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及催化剂用量对合成的树脂及制备的芦苇纤维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蔗糖与尿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75℃、催化剂选用浓盐酸且其用量为0.9 g时,合成的树脂黏度为1440 m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结合Avrami方程研究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E-LLD)、PE-LLD/粉煤灰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通过Jeziorny法、Ozawa法和莫志深法分别对非等温结晶过程进行处理,采用Kissinger法和Takhor法得到迁移活化能.结果显示,粉煤灰粉体的加入阻碍了PE-LLD分子链的规则排列,影响了链段的结晶扩散迁移规整排列,使PE-LLD的结晶速率变慢,对PE-LLD晶体生长起
针对目前全电动注塑机注塑压力测量方法存在的缺点,在现有的注塑压力荷重元基磁上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材料泊松比为定值的原理,通过荷重元弹性体沿径向开槽对称地安装两个平面应变传感器,从而实现对注塑压力的测量.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不需在弹性体上粘贴应变片,让使用者可以自行制作荷重元.该方法具有以下特点:①使用者可以自行制造荷重元壳体,大大降低测量系统的成本;(极大方便安装及拆
本文论述了聚酯在塑料领域(聚酯瓶,工程塑料)的应用反发展前景,同时还简要介绍了辽阳石化公司的聚酯产品.
注塑设备实现智能化是实现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科技发展道路.智能化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检测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人脑"智能,实现以注塑制品质量为目标的智适应成型加工.能耗智能化和设备管理智能化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泣塑成型加工技术参数的智能化技术是实现注塑设备全方位智能化的核心技术,还未触及,有待开发.高端全方位智
会议
会议
某化肥企业在变换气脱硫的项目建设中,与长春东狮科贸实业有限公司进行了技术交流与合作,选择使用该公司专利技术QYD传质内件,检修后的变脱塔重新运行后,达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在雾化反应器不进液,仅使用QYD内件的情况下,变脱进气量45000 Nm3/h时,溶液循环量200 m3/h,系统阻力稳定在0.025~0.03 MPa。进口H2S为120 mg/m3左右,出口H2S小于1 m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