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及PGC-1α在颈动脉斑块的表达研究

来源 :2015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wyldgw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可增强氧化应激活动,从而引起内皮细胞损伤.PGC-1α可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抑制活性氧簇ROS的积累,对抗氧化损伤.本文收集33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手术标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12例正常颅内动脉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斑块及正常颅内动脉中的HCMV即早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正常颅内动脉中PGC-1α的表达情况.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HCMV感染率及PGC-1α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呈正相关,提示PGC-1α在CMV感染导致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一定的介导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肿瘤患者术后肠外营养安全管理的作用与效果. 方法:于2013年1月创建QCC活动小组,针对肿瘤患者术后患者肠外营养支持中
Sigma1(σ1)受体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早老性痴呆等许多神经精神疾病、学习记忆以及可卡因成瘾等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具有高亲和性和选择性的σ1受体显像剂,可以为早期诊断中
吡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作为开发新的CDK2抑制剂受到广泛关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吡唑并[1,5-a]嘧啶类化合物可用于肿瘤显像剂的研究.本文对吡唑并[1,5-a]嘧啶母核进行噻唑
4-18F-N-2-[1-(2-甲氧基苯基)-1-哌嗪基乙基]-N-2-吡啶基-苯甲酰胺(18F-fluoro-N-[2-[1-(2-methoxypheyl)-1-piperazinyl] ethyl-N-2pridinyl-benzamide,18F-MPPF)的放射性标
本文介绍了患者,尚XX,女性,48岁,主因"头晕伴进行性行动迟缓2年,加重伴认知功能下降8个月"于2014-08-04门诊以"运动障碍"收入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介绍了患者的既往病史、现
本文研究帕金森病(PD)伴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及脑脊液中铁及铁代谢相关蛋白的水平.(1)连续收集2011年4月-2014年4月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的152例PD患者.根据相应诊断
本文研究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评分量表的性别差异.选取脑卒中后抑郁发生及其结局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库中191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这些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2周的1
本文详细叙述了一则颅内多发占位性病变的病例,患者女,54岁,黑龙江人,汉族,已婚,因"犯困7年,头痛伴右侧肢体无力半年"于2014-03-13入院.患者2007年1月无明显诱因发现自己思睡,
本文对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总则做了简单的概述。凡承认本会章程符合会员条件者,均可申请为本会会员。本会设个人会员、单位会员。并对每个个人会员及单位会员的义务与
氧化应激对人们的身体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个过程中,自由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氧化应激与许多疾病的产生有关,如神经推行性疾病,包括帕金森氏病、阿尔兹海默氏病、亨廷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