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负荷和吸引力水平对决策行为自我调节的影响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zheng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资源的损耗会影响由自我控制资源驱动的自我控制行为,根据决策行为自我调节领域的现有研究,认知资源的损耗对于决策行为调节的作用分别有促进和干扰两种观点,这可能是因为对认知负荷的控制不同导致的。本研究以92 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2×2 混合实验设计,探讨认知负荷的高低、认知负荷的位置和诱惑刺激的吸引力有无对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影响。
其他文献
具身认知的语言理解观认为读者在理解包含动作的句子时,会激活自己在做相同动作时引发的运动表征并进行内在的心理模拟.Glenberg(2002)提出的动作-句子相符效应(Action-Sentence Compatibility Effect,ACE)支持了这种观点,且以一种全新的范式表明了读者对动作句子的理解能够影响其动作反应.但是读者在理解语言时总能引发从自己的角度进行的心理模拟吗?具身认知理论内
自我加工优势指的是自我相关性信息的加工优于或快于自我无关性信息的加工,表现在加工速度、记忆成绩、情绪唤醒等指标上显著不同于自我无关性信息的加工。本研究运用所有权范式和n-back 范式探讨自我加工优势在工作记忆刷新功能上的表现,并探究工作记忆负荷对自我加工优势的影响。
传统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分析试图通过基于单个体素(voxel)的血氧依赖性水平(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信号变化描述神经活动如何变化,相比于这种传统的通用线性模型方法(general linear modal,GLM),多变量模式分析技术(MVPA)对大脑神经活动与被试的认知状态的动态联系有着更敏感的预测能力。该技术以多个体素信号形成的空间分布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大学生是否存在数字的偏好、继而是否会因此影响情绪的加工。如果有影响,其加工机制如何。共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问卷调查法让358 名大学生被试按照数字0-9 的喜好程度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大学生存在明显的数字偏好,他们最喜欢的数字是"6",最不喜欢的数字是"4"。实验二使用启动范式,以4 和6 为启动刺激,以高兴、悲伤和中性面孔为目标刺激,要求被试判断目标刺激的面孔的性别是男性
如今随着电脑、移动设备的普及,玩视频游戏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在各类动作视频游戏,比如枪击游戏中,对手往往是"具有生物信息的"人或者其他生物。基于前人研究可知,眼睛朝向能够表明他人的注意焦点,是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信息。以往不少研究关注动作视频游戏对个体认知的影响,集中于动作视频游戏对个体"注意能力"的影响上,多以反应时、正确率作为指标,发现游戏玩家和非玩家在反应时、正确率上存在差异。
会议
作为汉藏语系中一门主要的语言,汉语在音韵、词法分析和句法结构上明显不同于印欧语系。其中一个特别的表现是在单音节/单词素水平上,汉语具有丰富的同音异形异义字,这导致在言语知觉上单音节的同音字常常引起歧义。有研究表明,在单音节识别过程中,潜在的同音竞争字会起抑制干扰作用。然而,已有的研究多基于无语境条件下的词汇通达,这与自然语境下的加工不同。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研究(ERP),通过控制汉语双音节词词
无关声音刺激的意外变化会对当前任务产生干扰,已有研究表明针对无关声音刺激序列存在预测机制。预测机制促使认知系统进行变化探测产生非随意注意定向,无关声音刺激变化是否对当前任务产生干扰就取决于这种预测机制是否激活。本研究将探讨无关声音刺激序列引起的预测机制对注意网络系统中不同注意功能的影响。研究结合注意网络测量工具(Attentional Network Test,ANT)和听视ODDBALL 干扰范
本研究基于双任务范式,旨在通过指导语控制任务条件,得到被试在不同任务条件下的前瞻任务和当前任务的成绩,并结合眼动追踪技术深层次探索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实验一通过指导语控制被试在单一当前任务和双任务条件下完成任务,但在任务中并不出现前瞻记忆线索。结果发现,双任务下的反应时长于单一任务,双任务下对前瞻线索的总注视时间、第一注视时间均显著长于单一任务,双任务下前瞻线索处的瞳孔直径显著大于单一任务,即使前
研究通过视觉线索和听觉线索对被试实施多通道刺激,验证个体个人空间的形成是多通道知觉过程,并通过改变通道的相容性对视觉优先效应是否存在于个人空间知觉中进行了探讨。本研究采用的是经典的实验室止步距离法,通过操作四类刺激线索类型(听觉线索、视觉线索、视觉线索与听觉线索一致、视觉线索与听觉线索不一致),探究被试在不同刺激下的个人空间的大小。
采用修订后自我构念量表对蒙汉大学生自我构念特点进行测查与对比,从行为学和眼动层面考察蒙汉大学生自我构念的差异对知觉加工的影响,并使用文化启动范式,进一步考察了自我构念变化对知觉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1)汉族和内蒙蒙古族大学生倾向于互依型自我构念,外蒙古国蒙古族大学生倾向于独立型自我构念.2)自我构念不同的蒙汉大学生其知觉加工存在差异:倾向于互依型自我构念汉族与内蒙大学生,在完成整体字母知觉任务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