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PEEK复合多孔硬组织植入材料的研究

来源 :2014年上海市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uh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生物玻璃(BG)与聚醚醚酮(PEEK)复合并制备出其多孔支架材料,对复合支架材料的理化及生物学性能进行初步研究。对BG/PEEK多孔复合支架材料的孔隙率、吸水性、表断面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将其浸泡在模拟体液(SBF)不同时间后,用X射线衍射、红外及扫描电镜对其体外生物活性进行探究;用MC3 T3-E l细胞评价复合材料的细胞相容性,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以MTT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观察支架材料对细胞分化的影响。将多孔材料植入兔股骨中,用组织切片、Micro-CT等手段对其成骨和骨整合性进行评价。
其他文献
Flemming教授在1928年发现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改变了现代医学历史。随着医疗的发展,医生们对抗生素养成一种依赖习惯:中国97%的外科患者用抗生素,引起了细菌的耐药性,导致药物有效性的下降。银离子具有自然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阴阳性细菌同样有效[1]。可降解含银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生物陶瓷将降解、成骨和抗菌三大功能融合为一。将不同比例(5 wt%和10 wt%)和形态(纳米和微米级)银粉
玉米醇溶蛋白等天然生物高分子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性、无毒、来源广、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1]、创伤敷料[2-3]、药物缓释[4]等生物领域。聚乙烯醇-苯乙烯吡啶盐(PVA-SbQ)是一种新型光敏材料,感光性高,光交联可形成具有网状结构的聚合物[5],PVA-SbQ聚合物中的SbQ基团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发生光二聚反应[6]。
引言丝素蛋白膜作为一种性能良好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已被应用于生物组织工程等研究领域[1,2,3].纯丝素蛋白膜易溶于水,需经后处理以便于应用,但处理后,材料易呈现脆性.因而,本研究采用酸/盐(CaCl2/甲酸)溶解方式直接制备水不溶性的类凝胶膜材料,分析溶液浓度等影响因素对其结构、性能及其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丝素蛋白水凝胶强度低,弹性小,限制了它作为生物材料方面的应用。为了使丝素蛋白水凝胶富有强度和弹性,本文采用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与丝素蛋白(SF)溶液混合形成有一定强度的水凝胶。在丝素溶液中加入BS-12,用酶标仪检测浑浊变化来确定其凝胶时间,万能试验机测试该凝胶的机械性能,结合红外光谱图和扫描电镜图分析凝胶化学结构和空间立体结构。
壳聚糖(CS)是甲壳素部分或全部脱除乙酰基的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且低毒无免疫原性,被广泛应用于药学医学和组织工程等领域。但壳聚糖作为天然高分子组织工程支架时,其力学强度降解速度及与宿主之间的结合能力都有待提高和优化[1]。壳聚糖链上大量的氨基和羟基等活性基团,可以通过对活性基团的修饰使其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胆固醇作为哺乳动物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细胞膜具有热力学亲和作用并
引言:球晶是聚合物常见的结晶形态,聚合物从溶液或者熔体冷却结晶时,会倾向形成球晶[1].PLLA环带球晶的拓扑结构是一类具有多种优点的拓扑结构,其生物相容性好、原料来源广泛、且作为一类天然大分子对研究聚乳酸与生物体之间有重要的意义."接触引导"是指在纳微米级尺寸的沟槽图案上,细胞的生长取向与沟槽图案方向趋于一致并沿沟槽生长的现象."接触引导"在骨缺损的修复与再生等要求组织高度取向生长的领域存在潜在
引言:胶原具有低抗原性、无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等特点,己被广泛用于生物医用领域.目前,工业上使用的胶原都是由陆生哺乳动物提取的,存在传染病与宗教等问题.鱼鳞、鱼皮等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其氨基酸组成与陆生动物的胶原无明显差异,且不存在陆生动物的上述问题.然而,目前,鱼胶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结构鉴定及理化性质分析等方面[1],有关其生物学性能及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
引言:由于纯钛或钛合金的光滑表面并不具有生物相容性,属于惰性表面,作为骨科方面的植入替代材料来说,不能跟周围的骨组织有很好的联结,所以其表面改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而在纯钛表面上自生长出TiO2纳米管便是一种表面改性[1-2].本文旨在研究纯钛表面上自生长的大尺寸TiO2纳米管的生物相容性.
目的:尿道组织工程修复中的上皮爬行和血管长入是阻碍尿道修复成功率的难题,纳米纱是由水纺技术制备的新型疏松多孔纳米材料,前期体外研究显示其具有促进细胞渗透的特性.因此本研究将探索水纺技术制备的胶原/乳酸聚已内酯纳米纱修复兔尿道缺损的可行性,以及与传统纳米纤维膜的效果比较.
本研究旨在研制一种新型的抗菌性皮肤创面修复材料.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胶原/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并用静电纺胶原纳米纤维膜作对比,扫描电镜(SEM)观察纤维膜的形态,测试纤维膜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另外,测试纤维膜的接触角并观察其对L929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影响.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用于抗菌实验.结果显示胶原/壳聚糖纳米纤维在干态和湿态下的拉伸强度为17.02+1.03 MPa和1.53+0.12 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