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指撕脱性离断手指再植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boss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介绍戒指撕脱性离断手指再植的方法 与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6例6指急诊戒指撕脱性手指离断患者.男4例,女2例,清创后将脱套指体掌侧或侧方锯齿状切开,寻找并标记两侧指动脉,近侧指间关节仔细探查后可吸收线修复断裂侧副韧带、关节囊、掌板及伸肌腱,单枚1.0mm克氏针纵行固定指间关节伸直位,然后于显微镜下清创指动脉,修剪损伤血管,吻合双侧指动脉,吻合2~3条指背静脉,如血管缺损行前臂掌侧浅静脉移植,探查双侧指神经并直接端端缝合修复,闭合伤口如伴有皮肤缺损,一期取前臂全厚皮片植皮覆盖.术后常规"抗感染、抗凝、抗痉挛"治疗.术后系统康复锻炼.
其他文献
目的 测定生后不同时期三种神经营养因子血清浓度的变化趋势,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家族血清浓度变化与NB 消长的关系.方法 设足月新生儿、学龄儿童、健康成年人、NB 患儿四组,ELISA 法测定各组NGF、BDNF、NT-3血清浓度.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描述指标为中值(P25,P75),进行K 个独立样本Kruskal Wallis H 检验及多组样本间两两比较Mann-Whi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clinicopathological,molecular genetic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pediatric large B cell lymphoma(LBCL)with interferon regulation factor 4(IRF4)rearrangement.
目的 分析儿童肝母细胞瘤复发的相关因素,从而协助制定针对复发肝母患者的治疗模式,以及判断预后。方法 总结我院自2008 年至2015 年收治的共计28 例肝母细胞瘤复发患者。分别总结其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甲胎蛋白(AFP)水平、化疗后肿瘤体积以及AFP 变化趋势、手术切除后AFP 下降情况等因素,分析其与肿瘤复发之间的关系。
目的 在儿童肿瘤中,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儿童恶性肿瘤,目前认为是一种侵袭性肿瘤,且预后不良。本文将介绍北京儿童医院单中心在儿童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上的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2008~2018 年在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接受治疗的16 例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 例,女性7 例,年龄5~11 岁。
目的 总结1 例携带输液港的白血病患儿入院行输液港维护中被发现输液港体内断裂的过程,护理人员采取应急护理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并通过多科会诊、介入手术取出输液港断端,继续完成化疗。
目的 探讨PI3K/AKT/mTOR 信号传导通路标志蛋白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和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在儿童Burkitt 淋巴瘤(BL)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 儿童特别是小儿,受静脉穿刺难度大、治疗不配合等因素影响,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处于相对高水平,化疗药物外渗是儿童恶性肿瘤化学药物治疗常见安全隐患,加强护理、有效预防对减少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猪抗淋巴细胞球蛋白(porcine antilymphocyte globulin,pALG)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治疗(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IST)在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不同因素对治疗反应的影响。
目的: 股骨骨不连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骨不连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如何治疗骨不连是每个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根据初次治疗的方法,翻修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钢板翻修,髓内钉翻修,植骨等等,但目前这些翻修手术的再愈合率并不高,反复多次的手术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为此我们对使用双钢板进行股骨骨不连的翻修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为评价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做一判断。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