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学校资源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是目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及相关因素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中国6-15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探讨607所中小学、共23747名儿童青少年的SES(主客观家庭收入、家庭教育支出)与自尊的关系,以及同伴SES(家庭收入、家庭教育支出)、学校资源(物质资源、教师师资质量)与个体SES的交互作用对自尊的影响。结果表明:1、个体SES对自尊有正向预测作用(客观收入β=.087,ρ<.001;主观收入β=.066,ρ<.001);2、控制个体SES后,同伴SES(客观收入β=.213,p<.001;主观收入β=.730,p<.001;家庭教育支出β=.164,p<.001)和学校资源(客观收入β=.039,p<.05;主观收入β=.063,p<.001;家庭教育支出β=.040,p<.05)仍能正向预测个体自尊;3、同伴SES、学校资源与个体SES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同伴SES加强个体SES与自尊的关系(客观收入β=.015,ρ<.05;主观收入β=.054,ρ<.05),学校物质资源加强个体SES与自尊的正向关系(β=.025;ρ<.05),师资质量削弱个体SES与自尊的正向关系(β=-.027;ρ<0.05)。说明了同伴SES、学校物质资源以及师资质量对学生自尊有不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