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残胃炎关系的探讨

来源 :中国铁道学会第三届全国铁路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70例胃次全切除术后残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采用胃镜活检粘膜病理法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法检测HP的感染,结果显示:残胃炎的HP感染率为33℅,其术前的HP感染率赤61℅,两者有显著差别,P<0.01,取术式为毕Ⅱ式伴胆法返流的多占84℅,其呈急性炎症状态的也多且重,占77℅,取毕I式者伴胆汁返流率低,呈急性活动性炎症的只占40℅,两者有显著差别P<0.01。残胃的HP检测,阳性14例,HP阳性率33℅。毕式I式(43℅)多于毕氏Ⅱ(31℅)。可见,残胃的炎症状态主要与术式及胆汁返流直接相关。胆汁返流同
其他文献
会议
采用典范相关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60个油菜品种(系)的24个性状构造优质高产油菜多目标综合选择指数。结果表明,两种指数都有一定的选择效果。典范相关分析法构造的指数可解
该文详细描述了检测幽门螺杆感染的<’15>N示踪-光谱分析实验。该实验中采用的原理与尿素呼气测试相同。创新之处在于用稳定性同位素<’15>N标记的尿素作为示踪剂,并且用自制的光谱仪作排
现已明确幽门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是胃癌发病的高然因素。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病的临床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是这一类疾病主
该文用羧苄青霉素平板纸片体法、羧苄青霉素液体以及有氧环境的变化均诱导出幽门螺杆菌L型(HP-L),HP-L和其它细菌L型一样,呈现出多种形态:长丝体、巨型体、圆球体和原生小体、HP发生L型变异后失
文章从流行病学、致病性、动物模型、相关性疾病、诊断、治疗等多方面介绍了幽门螺杆菌研究的现状,并概括总结了我国第一次幽门螺杆菌专家共识会议上对有关的41个问题所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