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撰写《图书馆志》的几点浅见

来源 :第五届中国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xce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地方志(图书馆事业)的编纂工作经验,介绍了地方志的概念、新地方志的意义和作用、图书馆志的特点,探讨了修志者应具备的素质。
其他文献
本文对社区乡镇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进行了探讨,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未来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并对实现社区乡镇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提出了建议。
社区图书馆的发展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有文献资源重复收藏、闲置、浪费现象严重,资金不足,经费紧张.这主要是书刊价格不断涨价,经费投入慢;各自为政,分散管理等制约了社区图书馆的发展;传统的服务手段比较落后,增加了检索困难,使读者难以了解馆藏情况;各自独立建数据库,网络建设处于"单一"局面,书目数据库质量不高,馆际之间也存在着互不协调问题等等.本文对社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享进行了探讨。
乡镇图书馆要紧密依靠省、市图书馆的书刊资源,和省、市图书馆联合,针对本地的具体情况,举办专题书展,充分利用书刊资源,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将图书馆这个知识宝库变成知识源泉,为乡镇经济建设服务。本文探讨了社区乡镇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社区图书馆联盟是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增强社区综合竞争力和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载体,能够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探讨了以集约化方式,建设社区图书馆联盟。
社区乡镇图书馆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乡镇文化创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仅是提高和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同时它肩负有开展社会教育,提高社区乡镇居民的文化素质的重任.本文对社区乡镇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进行了探讨。
网络环境的形成给乡镇图书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文献资源建设是摆在乡镇图书馆人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文献资源建设是以社会文献需求为依据,以知识创造为基础,组织文献生产营销和采集活动,对文献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最终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文献保障体制.而网络环境下进行文献资源建设是一新的课题.本文对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文献资源建设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目标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理想的当代中国,社区建设的目标是和谐社区,而和谐社区的实现离不开社区文明的建设.社区图书馆担负着先进文化的传播职能。本文介绍了社区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文献资源共享方法。
数字图书馆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等的全面普及,使得人们对文献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因此,社区数字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本文对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建设、共享与服务进行了探讨。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师生精神世界的殿堂,一个学校图书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图书馆职能的发挥,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有赖于较高质量的藏书.优化藏书质量,首先就要有合理的藏书结构.然而,目前有些中学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却不太合理,品种不多,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师生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基础教育愈加关注,国家也在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但现在中学图书馆的现状很难跟上教育发展的需
所谓和谐,是各种矛盾和关系协调配合,使之相生相长.县级图书馆作为地方文化信息资源中心,其基本职能是收集、整理、传播和利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为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献信息"爆炸性"增长与基层读者借阅需求的不断提高给县级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即对县级图书馆的和谐发展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