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r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分析单纯外侧或内侧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05月至2013年01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收治的41例通过手术治疗的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男23例,女18列,平均年龄 41.2(19~76)岁,均为采用单侧锁定加压钢板或内、外侧双钢板(外侧LCP,内侧支撑钢板或LCP)治疗,其中21例应用单纯外侧锁定加压钢板,8例应用单纯内侧T型锁定加压钢板,12例应用内、外侧双钢板.骨折内固定疗效的观察指标包括骨折复位有无丢失、术后骨折骨性愈合情况及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功能评价按H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1]执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脊髓损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2013年5月成立品管圈,圈名一"无阻圈",建立由10名脊柱外科病房护士组成的品管圈,讨论和选择品管圈活动主题。采用品管圈活动主题的矩阵表,从与护士对此重视程度、重要性、迫切性和本圈员的能力折4个维度进行评价,每个维度以"5、3、1"的评分法汇总出分数最高者为本次活动主题一降低脊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优
目的 通过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THA)术后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谱以及药敏结果,总结导致THA术后感染的细菌学规律及药敏特点,为TH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TH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行二期翻修治疗的患者69例,其中细菌培养阳性并有明确药敏结果组(A组)患者38例,细菌培养假阴性组(B组)患者31例,比较两者感染复发率,并对两组患者的细菌学、
目的探讨术前影像学精确分析定位后行腰椎间孔镜术治疗巨大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处置对策.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应用椎间孔镜治疗的22例随访资料完整的巨大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31-80岁,平均54.2岁.随访时间6个月,其中L2/32例,L3/44例,L4/58,L5/S18例.均由症状较重侧操作,术中采用TESSYS技术行
Introduction:Oxidativestresscandamagevariouscellularcomponentsofosteoblasts,andisregardedasa pivotalpathogenicfactorforboneloss.However,theroleofautophagyintheosteoblastsund
目的: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缩写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本研究旨通过在科室建立品管圈,提高骨科病房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提升住院病人信任度和满意度。
目的 肱骨近端骨折好发于老年人.严重骨质疏松、骨折粉碎、不恰当的手术治疗等因素可导致骨折再移位、甚至内固定失败.良好的内侧支撑对于维持肱骨近端的稳定性非常重要.本文旨在探讨腓骨结构性植骨在肱骨近端骨折翻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6例肱骨近端骨折翻修病例中采用了同种异体腓骨结构性植骨技术.患者男2例,女4例,平均年龄72.6岁.骨折按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例,
Objectives:To assessment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evidence regarding high‐grade spondylolisthesis treatment with the goal of obtaining outcome comparisons in these patients managed either operatively o
Objective Toevaluatethetherapeuticefficacyof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inthetreatmentofosteoblastic thoracicandlumbarmetastaticlesions.Methods14patientssufferingosteoblasticthor
目的 探讨合并异位骨化的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术后康复及异位骨化的预防.方法 自2008年8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13例合并异位骨化的肘关节僵硬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2~58岁,平均38.3岁;僵硬时间6~23个月,平均11.6个月.损伤类型:肱骨髁间骨折术后6例,尺骨鹰嘴骨折术后3例,肘关节脱位并骨折术后3例,桡骨小头骨折术后1例.异位骨化程度按照Brooker分型,Ⅰ型1例,Ⅱ型4
目的: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为常见并发症,常见原因包括踝关节撞击、软骨损伤、内固定刺激等。本研究总结了踝关节骨折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进展,明确关节镜辅助踝关节骨折治疗的意义。方法:研究系统回顾了PubMed数据库收录关于踝关节骨折的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相关英文文献,并对检索文献进行系统回顾,总结文献中的临床效果及损伤、手术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