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标准修订之权重系数计算模型

来源 :200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on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标准修订过程中,需要研究各个评价对象对系统的影响和影响程度。影响系统安全有4个因素:设备健康程度、扩散范围、事故后果和负荷级别。这些因素以多态形式表现。运用因素多态分析,采用专家评分法、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相结合的评价模型,来确定各个层次的权重。
其他文献
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站控层系统的特点、构成以及功能需求,并详细描述了功能实现原理,最后说明了站控层系统的3个关键技术:跨平台技术的应用、基于IEC61850标准的站控层建模和ACSI服务的实现。
以SAP/R3为核心的ERP系统的物资模块(MM)的成功上线运行,解决了从前因为管理和流程不规范造成的物资浪费、手续繁琐等问题,实现了设备管理的集成,达到了资源统一规划、合理调配,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的目的,也使本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介绍了该物资模块(MM)针对县级供电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在主数据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和后勤发票处理等方面的功能。
线损四分管理系统依赖于计量自动化系统和电力营销系统,前者提供主网35kV以上线路和变压器运行数据,后者提供配网35kV及以下的运行数据。针对计量和营销系统可能存在的架构标准不统一、平台不统一、开发软件不统一和版本控制不统一等问题,提出了一个面向服务架构的系统模型,通过Web服务归一化系统的相关接口和数据,实现了一个统一开放的线损四分管理系统模型。
远光电力ERP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规划计划、采购建设、运行维护、技改退役等阶段全面进行管理,从长期困扰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的难点入手,着力解决电力企业资产数量庞大、品种繁多、分布广泛、多头管理所形成的数量不清、价值不明、账实不符、信息分散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瓶颈问题。重点突出资产四大属性,为电力企业提高资产管理效能摸索出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利用信息化的预算管理、资金监控、产权管理、电价管理、投融资管理、集团核算、报表管理、评价稽核等功能,构建集团管理横向集成、纵向管控、高度融合的财务应用,使集团资源全面整合,让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针对电力企业的信息网络运行维护实际情况,研究并提出了依托信息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的信息网络运行维护管理模式。信息运维综合监管系统整合了监控管理、流程管理、终端管理、统合门户等功能,有效地实现了人员、技术、流程的有机结合。通过在沈阳供电公司的工程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能够保电力企业信息网络的良好运行和合理投资效益。
充分利用基于视觉的图像识别技术,对现场撤回的电能表进行拍照,自动识别图像中的电表类型、条码、表示数,形成具有图片、识别信息的撤回电能表档案。减少了人工录入表数错误和结余电量不正确情况的发生;降低了撤回表业务处理中电量电费的损失;规范了撤回电能表业务处理流程:加强了撤回电能表业务的监督和管理。
以济宁供电公司物资管理需求为背景,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概念、结构及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开发了一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SG186经济法律业务应用系统是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组织开发,全国网公司统一推广使用项目。系统地介绍了SG186经济法律业务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详细地描述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分层结构、采用的技术、功能实现、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安全性等内容,并在SG186工程基础开发平台Sotower上实现了经济法律业务应用。
制住窃电的根本是将反窃电技术信息化、智能化,做到计量数据及时可查,用电数据及时分析,计量装置在线可控,发现异常及时报警。在总结窃电种类和原理基础上,探讨了在线监测型防窃电技术在需求侧的应用解决方案,以期使防窃电技术进一步完善,做到实用化,市场化,最终能在电力部门内大面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