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的空心微针装置用于运动员体能监控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ti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运动训练领域,体能监控往往需要对运动员进行采血这种有创检测方法,这一过程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检测周期长;不能提供连续性检测;并且容易造成运动员的心理负担。因此亟需一种无创取样和实时生理监测的装备。近年来,人们对皮肤作为信息库的研究兴趣不断增长。真皮间质液[1](ISF)作为一种潜在且易获得的信息来源,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已经证明间质液中的葡萄糖、胆固醇等物质浓度与血液中具有相关性,可以通过间质液中的物质浓度来反映身体的变化。微针(MN)介导的间质液取样正在成为一系列需要血液取样分析检测的有吸引力的替代品。MN由于其长度短(通常为25μm-1000μm),提供了一种无感微创能够穿透角质层提取ISF的方法,而不会刺激伤害皮肤下的感受器或到达血管。MN可由各种类型的材料进行制备,以使ISF能够提取出来并进行检测。最近,微针[2]在微创透皮生物传感中的应用也有报道。固体微针已用于小鼠体内代谢物和蛋白质生物标记物的透皮提取。虽然这些平台能够选择性提取分析物,但它们需要进行手动处理(例如,解吸、移液、离心)以进行回收、浓缩和分析。先前的研究也证明了使用中空玻璃和金属微针提取真皮间质液,随后使用常规分析方法(质谱、电化学)进行生物分子检测。基于微针的电化学传感器[3]用于测量皮肤间质液中的代谢物,例如葡萄糖和乳酸;然而,这些平台依赖于电子元件(如探测器、电源),这增加了它们的尺寸、复杂性和成本。基于微针的生物传感器最新进展来看,目前对繁琐的样品处理或电子硬件的依赖,使得它们不适合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使用。相比之下,空心MNs消除了其他微针透皮吸取ISF时溶胀诱导提取的需要,并提供了更快速提取ISF的可能性。本研究提出开发一种亲水性空心微针阵列有助于样品采集,该阵列通过表面张力自动提取间质液体并将其输送至横向流动的试纸条,用于快速比色检测。研究目的:可以通过从空心MN中提取出的间质液,对葡萄糖、胆固醇、肌酐和乳酸的浓度进行快速比色系统检测,在微创无需采血的情况下对四种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即时快速检验。根据比色系统得出的结果可以在运动训练中判断体内的生理生化指标浓度的变化以进行合理的运动监测和精准的营养补充。研究方法:使用亲水性良好的材料通过光刻技术制作微针,微针阵列由柔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衬底上聚合SU-8光刻胶制成的空心微针组成。聚合后的SU-8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在组织中无细胞毒性作用,非常适合体内皮肤植入。本研究设计的微针阵列,以减少皮肤插入过程中的疼痛,同时方便样本采集为目标。每个微针的长度为750±25μm,底座直径为375±25μm,孔径为80±10μm。微针配置在6×6的二维阵列中,以提高样品提取率,针间距为2mm。该阵列的总尺寸为8×8mm。该装置由一个中空聚合物微针阵列组成,该阵列与样本垫、硝化纤维素膜(NC)和反应膜组成。装置组成的四通道单位可以同时快速检测间质液中葡萄糖、胆固醇、肌酐和乳酸的浓度。该装置提取的间质液被样本垫吸收经NC膜转运到反应膜上,通过比色法检测生物标志物浓度。采用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进行体内实验检测,配制含有目标物的磷酸缓冲溶液进行体外实验检测。本设计中,不需要外部推进或控制机制,而是将间质液样本引入样本垫后,通过毛细管作用进行运输。研究结果:通过比色检测系统结果显示,该微针-纸基传感器可以通过不同深浅颜色的试纸条准确检测出生物指标的浓度值,并且与血液检测的结果具有相关性。研究结论:本文研究设计的微针-纸基传感器通过提取间质液进行检测,可快速得出间质液中葡萄糖、胆固醇、肌酐和乳酸的浓度值,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快速即时检测提供了新的想法。集成微针和纸基传感器,为开发低成本的多指标诊断POCT生物传感器提供了强有力的策略。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出在人类临床应用和商业化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为微针和纸基传感器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有希望作为未来运动训练实时监测设备中有前途的智能元件。为科技体育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结直肠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结直肠癌中癌结节(tumor deposit,TD)对预后不良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癌结节指位于结直肠癌周围脂肪组织中,组织学证实无残余淋巴结组织的病灶。目前,关于癌结节的定义、来源、预后特点、临床特征及其在TNM分期系统中的定位等问题,尚存有争议。本文对癌结节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对上述争议问题加以探讨。
科学评估生态环境质量是实现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于1990~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熵值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E-RSEI),结合Mann-Kendall趋势检验、Sen倾斜度、Hurst指数和稳定性分析,在多时空尺度下分析黄河流域典型生态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格局,并利用地理探测器量化了环境和人为等8个因子对E-RSEI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31年间E-RSEI均值为6
西安皮影作为陕西乡土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华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着精美的造型特点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是西安对外传播优秀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基于西安地区乡土文化背景,阐述了西安皮影文化的历史与特点;从互联网传播、民间艺术交流、博物馆展览三方面总结了西安皮影文化的对外传播方式;分析了当前西安皮影文化对外传播中的现状与问题;并从传播方式、内容创新、表现形式三方面提出了对外传播的优化策略
为验证运动处方在高职院校体育课中的运用效果,将某高职院校2020级学生当成是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对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进行确认。从实验结果来看,开展运动处方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并起到强化学生体育技能培养和改善学生体育素养等作用。通过验证运动处方可以在体育课中得到有效运用,能够为该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推广提供实践依据,从而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创新。
不断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初心和根本,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之关键。本文从解释增强“四力”入手,通过深入分析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与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关系,指出当下一些新闻舆论工作者能力不够,一些新闻单位、新闻作品影响不大,很多都表现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乏力上,强调持续增强“四力”和提升“四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升“四力”,是新时代每个记者的初心和使命,新闻工作者要迈开双脚丈量大地、睁大锐眼洞察天下、开动脑筋深入思考、运用妙笔书写时代,行“脚力”、强“眼力”、深“脑力”、多“笔力”,锐意进取、担当作为,用心用情描绘好时代画卷,书写时代的进步与辉煌。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规模也在发展中不断扩展,与此同时,在施工建设中,产生的污水问题也逐渐严重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科技水平的提升,相关部门为解决当前城市污水问题,大力研发污水处理技术,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的条件下,不仅控制了水资源污染问题,同时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目前,在污水处理技术中,分子生物学处理技术的出现受到了相关部门的广泛使用,该技术一定程度上弥
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导致抗肿瘤药物在肿瘤组织内递送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药物对浅表肿瘤的治疗效果。生物相容透皮给药微针凭借较高的机械强度,刺穿皮肤角质层,将微针内的药物递送至浅表肿瘤组织内,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静脉注射、口服给药的肝肾毒性等问题。本文介绍了生物相容透皮给药微针的设计及其在癌症化疗、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浅表肿瘤的微创、局部递药和精准、高效治疗具有重要
土地的稀缺性特征决定了土地资源利用由“增量扩展”向“存量挖潜”的必然趋势。工业用地作为承载城市生产功能的重要载体,是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区县存量空间挖潜的关键对象。大城市通常采取的政府主导低效土地回购再开发模式对于财政紧张的一般小城镇难以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本研究尝试梳理归纳已有的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旨在避免既往研究只聚焦于低效工业用地再利用某一环节的碎片化局限,构建具有广泛应用价
传统的针头不仅给人带来疼痛并且容易交叉感染,作为医疗垃圾处理起来成本很高。微针具有微创、无痛或微痛、成本低、和操作简易、可降解的特点逐步取代传统针头。随着材料和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微针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宽广。随着研究人员对微针制作技术的改进,微针逐渐走向成熟。从最初的递送药物发展到如今的细胞打印、运动监测、生理信号的采集等等。本文从微针的介绍开始入手,接着对微针插入皮肤力学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微针传感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