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剂对制备纳米氧化铋的影响

来源 :第七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198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α-Bi2O3的带隙能为2.85eV,可以直接利用太阳光而成为可见光光催化剂.其光催化性能与其粒径,形貌等因素相关.氧化铋的制备方法对其粒径,形貌和对光的响应影响很大.所以对其制备方法的研究尤其重要.本文以并流沉淀法制备了氧化铋,并用DRUV-Vis进行表征,发现混合碱制备的Bi2O3显示出蓝移,在可见区对光的吸收略有增强.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不饱和脂肪酸为模板,在水热条件下高温(大于180℃)通过胶束内聚合的方法使其自组装的结合力由范德华力转换为共价键力,从而制备出了高水热稳定性的介孔二氧化硅.该样品经沸水处理5d后比表面积基本保持不变(670m2/g).
采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对我国广泛采用的皮江法炼镁的还原罐的温度场进行模拟,对罐体和球团进行不同的网格划分,结果得出随着时间的增加中心温度不断的升高,在10h的时候还原罐的中心达到1150℃反应温度,比以前的12小时左右的还原周期减少2个小时,增加了还原罐的寿命,从而优化工艺参数,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
NOx储存还原(NSR)技术是在稀燃条件下催化消除NOx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La1-xSrxMnO3钙钛矿型催化剂,并利用XRD、FT-IR、TPR、in situ DRIFT和XPS等手段分析了La1-xSrxMnC3催化剂的Sr掺杂量与NOx储存还原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地探讨了NOx的储存还原机理.
柴油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NOx)是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必须严格控制.目前,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是针对柴油车尾气中NOx的脱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柴油车尾气中的水蒸汽和SO2对催化剂有一定的毒化作用,因此,开发具有良好抗水、抗SO2性能的SCR催化剂成为柴油车尾气净化的技术关键.本文重点考察了以NH3作还原剂时,SO2对Fe-Mo/ZSM-5上NOx的催化还原性能的影响,并结合SO2-TP
本文用恒定pH值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e掺杂的CoMgAlO水滑石基催化剂,考察了其对碳烟燃烧及碳烟-NOx同时消除的性能,采用XRD、H2-TPR、N2吸附、EXAFS和TG/DTA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Ce的作用本质.
本文采用水滑石做前驱体结构合成了一系列三元铜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CuO-MOx-Al2O3,M=Co、Ni、Mg、Zn),考察了其对富氢气氛下CO优先氧化反应的性能,其中CuO-NiO-Al2O3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CO转化率和CO2选择性,在140℃前CO2选择性保持在100%,这种高选择性与其上铜物种的高分散性密切相关.引入稀土元素Ce后CO转化率明显提高,但CO2选择性变化不大.
以含钛MCM-41分子筛为光催化剂,研究了光催化降冰片二烯异构反应,为太阳能利用和航天燃料四环庚烷合成的提供新途径。结果表明,基于固体光催化剂的降冰片二烯异构反应可以有效避免均相光敏剂的缺点,发展成为一条新的太阳能利用和航天燃料四环庚烷合成路线。
本文以硝酸铈和钨酸铵按为前驱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铈钨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焙烧温度为500℃),在自制的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CIx反应活性的考察。结果表明:CeWOx催化剂的低温和高温活性均明显高于V2O5-WO3/TiO2,且具有优异的从生成选择性.
催化氧化是消除甲醛的有效方法,其最终产物为CO2和H2O.本文以浸渍法将不同含量的CeO2负载在高比表面积的SiO2上,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Au/CeO2-SiO2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Au/CeO2-SiO2催化剂对甲醛的催化氧化反应性能.
本论文围绕金属酞菁负载化这一主题,合成了多种不同金属酞著化合物,并对其负载后对氯苯酚类污染物的可见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负载,大大提高了其在中性水溶液中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同时,本文还对酞菁负载浓度,载体种类及反应条件对负载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做了进一步研究,优化负载条件,并通过循环实验,对催化剂的反应稳定性进行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