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吹转炉内锰矿合金化炼钢的热力学模型

来源 :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uohui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热力学原理,建立了复吹转炉内锰矿直接合金化炼钢的热力学模型,预报吹炼终点时锰的收得率和锰质量分数;结合某复吹转炉工艺参数条件,利用该模型程序演算,分析讨论了若干个两因素同时变化对锰矿合金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工艺参数条件下,理论上各主要因素影响锰矿直接合金化效果的强弱顺序为:温度>渣中FeO质量分数>碱度>原料铁水中[Si]质量分数。生产实践中尽可能采用低硅铁水,减小终渣中FeO质量分数(或提高钢水中[C]质量分数),适当增大渣碱度,升高出钢温度,有利提高Mn的收得率和终点[Mn]质量分数。模型计算结果与工业数据较吻合。
其他文献
以低品位氧化锌矿为研究对象,在氨-硫酸铵体系中,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液固比,氨、硫酸铵和过硫酸铵浓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为500r/min,浸出温度为35℃,氨浓度2.0mol/L,硫酸铵浓度1.0mol/L,过硫酸铵浓度0.04mol/L,液固比7/1 ml/g较优条件下,锌浸出率为85.6%。
以高岭土矿渣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钒氧化物脱硝催化剂,考察了高岭土矿渣作为脱硝催化剂载体的可行性,并利用固定床SCR反应器研究了不同助剂(WO3、CeO2、La2O3等)对该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岭土矿渣作为脱硝催化剂载体具有与商业脱硝催化剂载体TiO2相当的性能。其中2%V2O5.8%*WO3/KaolinSlag(V2-*W8/KS)催化剂的脱硝性能比2%V2O5-8%La2O3/Ka
综述了Si3N4、SiC、Sialon、Sialon-SiC、SiC-Al2O3、SiC-ZrO2和SiC-莫来石等非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含碳耐火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针对企业伴生明矾石矿尾矿存量大、亟需高值化利用这一重大需求,基于其铝钾含量较高、物相简单、主要杂质为SiO2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酸熔-水浸处理工艺,大幅提高了Al和K的浸取率。经低温(300℃)酸强化(酸浓度≤30%)焙烧,90℃水浸处理后,Al和K的浸取率分别达到了94.6%和92.9%。该结果大大优于直接酸浸工艺,且降低了能耗和酸耗。通过分步结晶法分别得到了水合硫酸铝和明矾晶体,实现了
微量稀土元素加入钢中,如加入方法、加入时间、加入量符合理论规律,可以改善钢的多种性能,否则结果反之。对钢中稀土的脱氧、脱硫及消除As、Sb、Pb等白色金属的危害,本文建议应用Wilson等的研究结果。从本作者等对铁液中稀土硫化物的形核反应热力学及用稀土传感器及对金属中稀土脱氧曲线的研究,说明钢中稀土的加入量应低于其形核值,以免形成大的夹杂。在冷却过程中靠溶度积原理使稀土氧、硫化物逐渐析出,起弥散强
研究了微量稀土对节镍型奥氏体耐热不锈钢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显著延长了耐热钢的高温持久寿命约3~6倍,使得耐热钢的蠕变断裂方式由楔形裂纹逐渐过渡到蠕变空洞,稀土使得晶界碳化物呈球状断续分布,抑制杂质元素在晶界的偏聚,降低了蠕变断裂的沿晶趋势,改善高温持久强度。
铝硅合金作为前景广阔的应用材料之一,力学性能的改善至关重要。利用电磁定向凝固对铝硅合金进行处理,主要考察了电磁搅拌对铝硅合金中初晶硅的细化问题,定向凝固过程中富铁相重力沉降问题,以及定向凝固过程铝硅熔体中气泡去除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电磁定向凝固后,初晶硅得到明显的细化,富铁相定向凝固过程中发生了明显沉降,铁含量从样品上部至下部依次增加,气泡在定向凝固过程中得到去除,并且铝硅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
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比研究了SKD61钢和4Cr5MoSiV1钢中的夹杂物,结果显示:两种实验钢中均含有数量较多的镁铝尖晶石和少量的TiN夹杂物,这两种夹杂物的尺寸均小于5μm且在钢中均匀分布。此外,4Cr5MoSiV1钢中还存在尺寸较大的MgO·Al2O3和硫化物复合的球状夹杂物以及块状的VC,这两种夹杂物的存在对钢的热疲劳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SKD61钢中夹杂物控制水平优于4Cr5MoSi
二冷凝固末端位置的稳定性对凝固末端电磁搅拌的应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实验室开发的方坯二冷仿真软件,通过仿真计算分析,探讨了不同过热度和拉速下,凝固终点位置的变化规律。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保证铸坯表面温度合理的前提下,论文研究提出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新的二冷配水方案。该配水方案可以实现在不同拉速下连铸坯凝固末端的位置保持相对稳定,有助于连铸凝固末端电磁搅拌的有效应用。
综述了国内外聚苯胺基电化学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评述了各种方法的利弊,指出模板聚合可以更有效的在纳米尺度控制复合材料之间的结合方式进而实现复合材料的制备、设计和功能性过渡,特别是种子聚合、自组装聚合作为模板聚合的代表和延伸,具备模板制备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可控性,同时又更为简洁,是聚苯胺基电化学活性材料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